[发明专利]基于硬件计时器的延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7065.3 | 申请日: | 2007-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6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妮;臧东明;王怀井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00 | 分类号: | G06F11/00;G06F9/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6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硬件 计时器 延时 方法 | ||
1. 一种基于硬件计时器的延时方法,该方法结合硬件计时器与存储于电脑中的程序来实现延时,且该计时器为一数值递减型计时器,其特征在于,该延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程序读取硬件计时器中数值寄存器的当前值b;
B.程序比较数值寄存器当前值b与需要要等待的时间a,若b大于a则执行步骤C,否则执行步骤E;
C.程序设定一变量c,并初始化其值为b-a;
D.程序判断数值寄存器当前值b是否不小于c,若是则重复执行本步骤,否则程序结束,延时完成;
E.程序设定一变量c,并初始化其值为e-(b-a),其中e为该计时器的最大计数值;
F.程序判断数值寄存器当前值b是否不小于c,若是则重复执行本步骤,否则继续执行步骤G;
G.程序判断数值寄存器当前值b是否大于c,若是则重复执行本步骤,否则程序结束,延时完成。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硬件计时器的延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硬件计时器为一看门狗计时器。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硬件计时器的延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延时方法中所用到的变量a、b、c及e均为一正整型变量。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硬件计时器的延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延时方法中等待的时间a不大于计时器最大计数值e。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硬件计时器的延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延时方法中等待的时间a的时间单位与该计时器每递减一次的时间间隔是一致的,可为1毫秒或1微秒或1秒。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硬件计时器的延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硬件计时器的最大计数值e受该硬件计数器时钟长度的限制,若硬件计数器时钟长度为i,则e为从0到2i中的任意一个正整数(不包括2i)。
7. 如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硬件计时器的延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硬件计时器从最大计数值e开始以不变的速度递减,每次递减1,计时器数值递减到0时重新从最大计数值e开始循环计数。
8. 一种基于硬件计时器的延时方法,该方法结合硬件计时器与存储于电脑中的程序实现延时,且该计时器为一数值递增型计时器,其特征在于,该延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程序读取硬件计时器中数值寄存器的当前值b;
B.程序比较数值寄存器当前值b与需要要等待的时间a之和是否大于程序最大计数值e,若是则执行步骤E,否则执行步骤C;
C.程序设定一变量c,并初始化其值为b+a;
D.程序判断数值寄存器当前值b是否不大于c,若是则重复执行本步骤,否则程序结束,延时完成;
E.程序设定一变量c,并初始化其值为(b+a)-e,其中e为该计时器的最大计数值;
F.程序判断数值寄存器当前值b是否大于c,若是则重复执行本步骤,否则继续执行步骤G;
G.程序判断数值寄存器当前值b是否不小于c,若是则重复执行本步骤,否则程序结束,延时完成。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硬件计时器的延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硬件计时器为一看门狗计时器。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硬件计时器的延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延时方法中所用到的变量a、b、c及e均为一正整型变量。
11.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硬件计时器的延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延时方法中等待的时间a不大于计时器最大计数时e。
12.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硬件计时器的延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延时方法中等待的时间a的时间单位与该计时器每递增一次的时间间隔是一致的,可为1毫秒或1微秒或1秒。
13.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硬件计时器的延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硬件计时器的最大计数值e受该硬件计数器时钟长度的限制,若硬件计数器时钟长度为i,则e为从0到2i中的任意一个正整数(不包括2i)。
14. 如权利要求8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硬件计时器的延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硬件计时器从0开始以不变的速度递增,每次递增1,计时器数值递增到最在计数值e时重新从最大计数值0开始循环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706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普通低碳低硅热轧钢带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传输器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