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己烯雌酚的玻碳电极修饰的电化学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0472.X | 申请日: | 200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9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艳;柴春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48 | 分类号: | G01N27/48;G01N27/413;G01N27/38;G01N33/74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张宗明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己烯 电极 修饰 电化学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己烯雌酚的玻碳电极修饰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电极的预处理:将玻碳电极在麂皮上用TiO2纳米粉按“8”字形打磨,使其成镜面,用蒸馏水冲洗,再用超声波清洗10分钟~30分钟;将清洗后的玻碳电极依次放入体积比为1:1的硝酸、丙酮溶液中各浸泡3分钟~15分钟,然后用蒸馏水冲洗电极;将电极在红外灯下烘干;
第二步,纳米金溶胶液的制备;
第三步,聚乙烯亚胺-纳米金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先后分为聚乙烯亚胺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与聚乙烯亚胺-纳米金修饰电极的制备两个步骤;
第四步,用聚乙烯亚胺-纳米金修饰电极测试己烯雌酚的含量:
a.在不同的电化学测试池中分别加入6毫升~10毫升pH6.8的0.01M的磷酸盐缓冲液作为支持溶液,然后在每个电化学测试池中分别加入100微升~300微升的7%乙醇水溶液配制的己烯雌酚标准液或样品待测液;
b.将修饰好的聚乙烯亚胺-纳米金修饰玻碳电极、Ag/AgCL参比电极及铂电极连接到MF-1A多功能伏安仪上,富积60秒~120秒,记录己烯雌酚的氧化峰电流值;
c.根据己烯雌酚的浓度值与对应的氧化峰电流绘制出己烯雌酚的标准曲线,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相应样品中己烯雌酚的含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己烯雌酚的玻碳电极修饰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步,纳米金溶胶液的制备方法,具体是:
a.将氯金酸溶液加到装有200ml蒸馏水的大烧杯中;
b.将烧杯放在电炉上,大火煮沸;
c.用移液枪将0.5ml~2ml新配制的1%的柠檬酸三钠边搅拌边加入到正在沸腾的大烧杯内;
d.改用中火继续加热;
e.观察溶液颜色变化:由无色到深紫色,再到紫红色;
f.发现溶液颜色有转变为紫红色的趋势,即开始计时,继续煮沸后关火;
g.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储存于4℃冰箱中,待下一步处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己烯雌酚的玻碳电极修饰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氯金酸溶液,其取量及浓度是:1%氯金酸溶液,0.5ml~1ml。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己烯雌酚的玻碳电极修饰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继续煮沸后关火,其持续的时间是:5分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己烯雌酚的玻碳电极修饰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三步,聚乙烯亚胺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具体是:取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0%~50%的聚乙烯亚胺原液0.5毫升~1毫升,相应地以0.5毫升~1毫升异丙醇作为助溶剂,并用pH6.8浓度为0.01M的磷酸盐缓冲液缓稀释成0.5%的聚乙烯亚胺溶液,取该溶液5毫升加入到电化学测试池中,在该电化学测试池中经过沉积附着,在玻碳电极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聚乙烯亚胺薄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己烯雌酚的玻碳电极修饰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在电化学测试池中经过沉积附着,具体是:先将玻碳柱状电极与Ag/AgCl参比电极及铂电极构成三电极结构,插入到含有0.5%的聚乙烯亚胺溶液的电化学测试池中,连接MF-1A型多功能伏安仪,进行循环伏安扫描,取出后在红外灯下烘干。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己烯雌酚的玻碳电极修饰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进行循环伏安扫描,条件是:在-0.5V~0.5V的范围内,扫描10圈~30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己烯雌酚的玻碳电极修饰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三步,聚乙烯亚胺-纳米金修饰电极的制备,具体是:将上述聚乙烯亚胺-修饰的电极浸入胶体金溶液中,用三蒸水清洗后,在空气中自然干燥,最后在已修饰聚乙烯亚胺-纳米金修饰电极表面直接滴加2μl~6μl的5%的聚乙烯亚胺,在空气中干燥后待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己烯雌酚的玻碳电极修饰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浸入胶体金溶液中,时间是:3分钟~1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047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