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多酚单体及其分离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2915.9 | 申请日: | 200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3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杜立春;陈建民;吴蓓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H17/07 | 分类号: | C07H17/07;C07H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多酚 单体 及其 分离 方法 | ||
1.一种茶多酚单体,其特征在于从茶油粑分离获得,化合物名称为:山奈酚3-O-[β-D-(2-O-β-D-半乳吡喃糖基)-半乳吡喃糖基-(6-1)-β-L-6-去氧塔洛吡喃糖苷]。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多酚单体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具体步骤如下:
(1)回流热提:用有机溶剂回流热提茶油粑,得浸膏,其中,采用醇或含水醇作为抽提的溶剂,醇含水的浓度以体积计为0----50%;浸膏用正丁醇和乙酸乙酯提取,收集正丁醇可溶解但乙酸乙酯难溶解物质;
(2)柱层析分离:以硅胶为层析柱,采用醇,或含水醇,或含水的醇与酯的混合物作为洗脱溶剂;
(3)浓缩: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的馏份,检测确定其含量,分别合并浓缩得到不同规格的产品山奈酚3-O-[β-D-(2-O-β-D-半乳吡喃糖基)-半乳吡喃糖基-(6-1)-β-L-6-去氧塔洛吡喃糖苷]。
3.根据权利要求2述说的茶多酚单体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硅胶的粒径为100----300目,使用后的硅胶在250----300℃下活化24-72小时,重复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2述说的茶多酚单体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抽提溶剂的醇为乙醇、甲醇、丙醇或丁醇。
5.根据权利要求2述说的茶多酚单体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洗脱剂的醇为乙醇、甲醇、丙醇或丁醇,所述的酯为乙酸乙酯、乙酸甲酯、甲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或乙酸戊酯。
6.根据权利要求2述说的茶多酚单体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与醇和酯的体积比为0∶0∶100至10∶6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291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