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6S)-6-甲基-2-酮衍生物、合成方法及其在合成(S)-烯虫乙酯中的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4669.0 | 申请日: | 200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4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田伟生;王子坤;许启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339/08 | 分类号: | C07D339/08;C07C49/17;C07C309/66;C07C309/73;C07C69/587;C07C67/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邬震中 |
地址: | 20003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衍生物 合成 方法 及其 烯虫乙酯 中的 用途 | ||
1.一类(6S)-6-甲基-2-酮衍生物,其特征是具有如下结构:
代表(R)或者(S)构型;R1为OH、OMs、OTs、Cl、Br或者I;R2与R3成羰基或者S(CH2)nS;n=2或3;其中,Ms为甲磺酰基,Ts为对甲苯磺酰基。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6S)-6-甲基-2-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通过步骤1)、步骤1)~2)、步骤1)~3)、步骤1)~4)、步骤1)~5)、步骤1)~6)、步骤1)~7)、步骤1)~5)加8)合成:
1)在非质子性溶剂中,化合物2与格氏试剂和辅助试剂在-78℃至回流温度下反应0.5~50小时,得到化合物3;化合物2与格氏试剂和辅助试剂的摩尔比为1∶1~10∶0.01~10;所述的辅助试剂是CuCl、CuBr、CuI、CuCN、LiCl、LiBr、Li2CuCl4、N-甲基吡咯烷酮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的格氏试剂是溴代异戊烷与镁屑所形成的格氏试剂;
2)在非质子性溶剂中,化合物3与锂铝氢在-78~50℃反应0.5~15小时,得到化合物4;化合物3与锂铝氢的摩尔比是1∶0.5~15;
3)化合物4溶解在H2O、乙酸、非质子性溶剂或者它们的混合物中,加入氧化剂和辅剂,在-78~60℃反应0.1~24小时,得到化合物5,化合物4与氧化剂及辅剂的摩尔比是1∶1~10∶0~15;所述的氧化剂是Na2Cr2O7、CrO3、氯铬酸吡啶盐、重铬酸吡啶盐、MnO2、KMnO4、二甲基亚砜或戴斯-马丁氧化剂;所述的辅剂是NaOAc、KOAc、H2SO4、乙酸、草酰氯、三乙胺、吡啶三氧化硫、吡啶或它们的混合物;
4)在非质子性溶剂中,2-甲基-1,3-二噻烷与锂试剂在-78~0℃反应0.5~5小时,然后向其中滴加溶于非质子性溶剂中的化合物5,在-78~50℃反应0.5~5小时,得到化合物6;化合物5与2-甲基-1,3-二噻烷及锂试剂的摩尔比是1∶1~10∶1~10;所述的锂试剂是MeLi、n-BuLi、s-BuLi、t-BuLi或金属锂;
5)在乙腈、水或两者的混合溶液中,化合物6与CH3I和无机碱在0~50℃反应0.5~50小时,得到化合物7;化合物6、CH3I与碱的摩尔比为1∶0.1~20∶0.1~20;所述的无机碱为NaOH、MeONa、EtONa、NaH、Na2CO3、K2CO3、NaHCO3、KHCO3;
6)在非质子性溶剂中有机碱催化下,化合物7与磺酰氯在-10~50℃下反应1~24小时生成磺酸酯9,化合物7、磺酰氯和有机碱的摩尔比是1∶1~5∶0.5~2,所述的有机碱是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7-烯、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联二吡啶、二甲基吡啶、三甲基吡啶或具有C1~18烃基的伯胺、仲胺或叔胺,所述的磺酰氯是MsCl或TsCl;
7)在非质子性溶剂中,化合物9与卤代试剂在-78℃至回流温度下反应0.5~50小时,得到化合物10;化合物9与卤代试剂的摩尔比为1∶1~10;所述的卤代试剂为四丁基卤化铵或金属卤化物,推荐为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碘化铵、溴化锂、溴化钠、溴化钾、碘化钠、碘化钾、氯化钠或氯化钾;
8)在非质子性溶剂中,化合物7与卤代试剂和活化试剂在-78℃至回流温度下反应0.5~50小时,得到化合物10;化合物7与卤代试剂和活化试剂的摩尔比为1∶0.02~10∶0~10;所述的卤代试剂为Cl2、Br2、I2、CCl4、CBr4、HCl、HBr、HI、N-氯代丁二酰亚胺、N-溴代丁二酰亚胺、N-碘代丁二酰亚胺、PCl3、PBr3、PCl5、PBr5、SOCl2或SO2Cl2;所述的活化试剂为Ph3P、Me3P、Bu3P或(MeO)3P;
上述反应中,化合物2~7及化合物9~10的结构为:
其中,R4为Ms或者Ts;R5为Cl、Br或者I;Ms、Ts和n的定义如权利要求1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466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轮式长冲程节能抽油机
- 下一篇:用于液晶分配装置的喷嘴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