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定量检测C-反应蛋白的胶体金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44730.1 | 申请日: | 200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0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奥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3 | 分类号: | G01N33/53;G01N33/68;G01N33/577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地址: | 201102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定量 检测 反应 蛋白 胶体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临床免疫学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定量检测C—反应蛋白的胶体金 法及其在诊断试剂盒制备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能和肺炎链球菌的荚膜C多糖结合,由Tillett and Francis (1930)发现并由Abernethy and Avery(1941)得到研究,CRP是由5个相同的亚单位(23KD) 以非共价链聚集形成的环状五聚体蛋白,分子量为115KD,是机体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组织 损伤等炎性刺激时肝细胞合成的急性时相蛋白。在炎症开始数小时CRP就升高,随着组织 结构和功能的复原其含量恢复正常。因此,CRP的测定对病程监测、治疗效果判断和预后 评价有重大意义。
健康人无感染时的CRP水平还可预测将来心肌梗塞及中风的危险性。健康人CRP参考 范围的中位数基本为0.58—1.13mg/L.CRP含量>2.1mg/L的人,比较CRP含量≤1mg /L者,将来发生心肌梗塞的危险性为后者的2.9倍;发生缺血性中风的危险性为后者的 1.9倍;发生外周动脉血管性疾病的危险性为后者的4.1倍。CRP与血脂(总胆固醇,总 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的联合测定,较其他的危险因子更能预示发生心、 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是目前进行冠心病危险评估的最佳模型。
免疫金标记技术(Immunogold labelling techique)主要利用了金颗粒具有高电子密 度的特性,在金标蛋白结合处,在显微镜下可见黑褐色颗粒,当这些标记物在相应的配体 处大量聚集时,肉眼可见红色或粉红色斑点,因而用于定性或半定量的快速免疫检测方法 中,这种方法由于快速、简便、准确和无污染等优点,在检测抗原、抗体中得到了广泛使 用。免疫胶体金在医学检验中最常使用的有二个方法:1)免疫胶体金斑点渗滤试验 2)免疫胶体金层析试验。免疫胶体金斑点渗滤技术快速又简便,广受欢迎,但要测定结 果非常敏感、非常可重复,免疫胶体金与样品中待测物之间的呈色标记反应在均相介质中 进行,使反应充分,才能使测定结果更敏感、重复性更好。这在免疫胶体金斑点渗滤定量 检测中尤为重要,是发展敏感度和准确性更好的金标法快速斑点渗滤定量检测诊断试剂盒 的前提。
C-反应蛋白在人体细菌感染的早期就迅速产生,是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敏感指标, 在国外广泛应用于早期的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但需要昂贵的仪器和配套试剂,测定往 往在中心实验室进行,不能立等结果。近年国际上已有商品化免疫胶体金斑点渗滤定量检 测试剂盒供应,较有代表性的是挪威Axis-Shield公司生产的NycoCard C反应蛋白定量 试剂盒。挪威Axis-Shield公司生产的NycoCard C反应蛋白定量试剂盒将稀释样品直接 加在反应小盒中,样品中待测物和膜上致敏配基先起免疫反应,被捕获在膜上的待测物和 随后加在膜上的免疫胶体金再起呈色标记反应。这样的反应模式导致免疫胶体金与待测物 之间的呈色标记反应只在免疫胶体金试剂流经膜上时瞬间进行,缺点是反应均相性差、反 应时间短(NycoCard1114365.Ed.581 July 2001)。
本发明采用样品与胶体金在试管内反应后再加入反应板的新斑点渗滤试验操作方法, 由于样品与胶体金在液相中全面接触,反应充分,因此可大幅度提高反应灵敏度,增加样 品稀释倍数,去除样品介质效应,使定量结果有很好的可重复性,而且此方法省略了直接 加样步骤,提高了定量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克服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方法不适合单人份测试、 检测时间较长、反应均相性差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快速定量检测C— 反应蛋白的胶体金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奥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奥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47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