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常压等离子体气相沉积制备纳米硅基多孔发光材料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5785.4 | 申请日: | 200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2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沁玉;夏磊;刘磊;徐金洲;郭颖;张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6/50 | 分类号: | C23C16/50;C23C16/22;C23C16/52;C09K1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地址: | 201620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常压 等离子体 沉积 制备 纳米 基多 发光 材料 方法 | ||
1.常压等离子体气相沉积制备纳米硅基多孔发光材料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沉积基片置于立体梳状电极之下,用机械泵将反应室中的空气除去;
(2)通过进气口的莲蓬头通入混合气体,调节混合气体流速,控制沉积室气压为常压附近;
(3)反应室内的气压稳定后,基板上加脉冲偏压,调节等离子体发生器频率和功率;
(4)放电反应后,取出基片,获得纳米硅基多孔发光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压等离子体气相沉积制备纳米硅基多孔发光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积基片是指硅片、玻璃片,石英片、聚酯薄膜片、聚丙烯薄膜片、聚酰亚胺薄膜、织物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压等离子体气相沉积制备纳米硅基多孔发光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梳状电极是指1-5层平行放置、正负交错、上下交错的立体梳状电极,极间、层间距离为1-3mm,电极是直径0.1-3mm的钨丝或不锈钢,表面套上介质套管,包括石英管、陶瓷管、聚四氟乙烯管、硅氟橡胶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压等离子体气相沉积制备纳米硅基多孔发光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气体包括主要气体、次要气体、载气和氢气,主要气体是指含硅的气体,次要气体是含碳或氮气体,包括CO2及乙炔、甲烷等烷、烯、炔类单体或氮气、氨、笑气等单体,载气是惰性气体,包括氩气、氦气等,主、次单体、载气、氢气比为:1-5∶0-3∶89-98∶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压等离子体气相沉积制备纳米硅基多孔发光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气体流速是140sccm(每分钟标准立方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压等离子体气相沉积制备纳米硅基多孔发光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积室气压为常压附近是指0.5-2×105P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压等离子体气相沉积制备纳米硅基多孔发光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脉冲偏压的范围为-1000V-500V,占空比0.10-0.9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压等离子体气相沉积制备纳米硅基多孔发光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器频率为60-30×104Hz,功率为1W-1000W。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压等离子体气相沉积制备纳米硅基多孔发光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电时间的范围为5-20分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压等离子体气相沉积制备纳米硅基多孔发光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薄膜的荧光发光范围为300-10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578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