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α,3α-环氧-16α-溴-5α-雄甾-17-酮的合成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52447.3 申请日: 2007-06-11
公开(公告)号: CN101058598A 公开(公告)日: 2007-10-24
发明(设计)人: 胡先明;柯贤炳;胡昊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大学
主分类号: C07J71/00 分类号: C07J71/00
代理公司: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程祥;冯卫平
地址: 43007***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环氧 16 雄甾 17 合成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甾体类肌松药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属于药物化学的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神经肌肉阻滞药又称肌肉松驰药,简称肌松药。1942年首次应用于临床麻醉,上世纪八十年代前,临床常用的肌松药主要有琥珀酰胆碱、筒箭毒碱、双甲基筒箭毒碱、三碘季铵酚等。但是,这些药物都具有一定的心血管副作用,这些副作用一般是由于刺激或抑制周围植物神经系统;或使血管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及其它血管活性物质;或继运动终板去极化后,血清钾水平增高所致。后来,已陆续研制出一大批新型肌松药应用于临床麻醉,其心血管副作用明显减少。这些新药都属非去极化肌松药,包括短效类、中效类和长效类。中效肌松药阿曲库铵和维库溴铵、长效肌松药多撒库铵和哌库溴铵均已投入临床使用,与具有抗迷走副作用的潘库溴铵比较,无心血管不良反应;其他还有中效罗库溴铵和短效美维松等。

肌肉松弛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作用于骨骼肌的神经肌肉接头,影响其传递,是麻醉的辅助药,可在较浅的麻醉下使骨骼肌达到充分的松弛;另一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是治疗骨骼肌和神经肌肉疾患所致的肌肉痉挛疼痛或强直。

肌肉松弛药国际研究方向为非去极化型肌松药,其肌肉松弛能为抗胆碱酯酶药所拮抗,而甾体类神经肌肉阻断剂就是这类肌松药,它已经取代了传统的肌肉松弛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如罗库溴铵(Rocuronium Bromide)、哌库溴铵(pipecuroniumBromide)、泮库溴铵(Pancuronium Bromide)、维库溴铵(Vecuronium Bromide)等。另外,新的神经肌肉阻断剂SZ-1677在美国正在做临床前研究工作,有望在不久上市。

以上甾类肌松药结构的16-β位都拥有含氮杂环,或是四氢吡咯,或是哌啶,或是N-甲基哌嗪,而关于16-β位含氮杂环的引入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方法一由1971年专利US3553212提出:

由于适用性差,人们很快不再使用该法。

方法二:

文献《Pancuronium Bromide and Other Steriodal Neuromuscular Blocking AgentContaining Acetylcholine Fragments》(W.R.Buckett,C.L.Hewett,and D.S.Savage.Journal ofMedicinal Chemistry,1973,Vol.16(10),1116-1124)报道了化合物2α,3α;16α,17α-双环氧-17-乙酰氧基-5α-雄甾(化合物一)。但该文献提示,按此方法得到的5a在进行下一步反应时,即连接16位吡咯环时,容易得到17位吡咯的副产物。

文献《Synthesis an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of Neuromuscular Blocking Agent》(Zoltan Tuba,.Current Medicinal Chemistry,2002,9,1507-1536.)中综述了化合物一为制备泮库溴铵(Pancuronium Bromide)、维库溴铵(Vecuronium Bromide)、罗库溴铵(RocuroniumBromide)、瑞库溴铵(Rapacuronium Bromide)、哌库溴铵(pipecuronium Bromide)的共同中间体,所以在该系列甾体类神经肌肉阻断药物的合成上具有重要地位。

化合物一                              化合物二

化合物一的合成分为以下两步:

但是,该路线具有以下三个缺点:①第I步为可逆反应,难以进行到底,总是有一定量的原料存在,而且产物不稳定,容易回复到原料结构,所以极难纯化,收率很低;②第II步报道的收率只有55%,这样使两步反应的总收率非常的低,相对使得生产成本变得非常的高;③烯醇乙酰化试剂异丙烯乙酸酯目前只能依靠进口,十分昂贵。而考虑自行制备异丙烯乙酸酯有显著的困难,文献报道的几种方法都有明显的缺点,制备中或极具毒性,或具爆炸性危险,或合成的试剂昂贵,或收率非常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24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