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心圆铸锭热顶铸造装置及其铸造空心管材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3599.5 | 申请日: | 2007-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8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周锦平;吕续国;尹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兴和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7/04 | 分类号: | B22D7/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盛华 |
地址: | 438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心 铸锭 铸造 装置 及其 管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铸造薄壁空心管的装置及其铸造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只有实心圆铸锭实现了热顶铸造。空心壁管采用普通结晶器铸造,铸造时由于液面的高低是人工控制的,很不稳定,而且不同的操作者控制的液面高度不同,氧化膜也常常被破坏,造成大量氧化夹杂带到铸锭中去,由于结晶带高度80mm以上,形成二次复熔机会,所以偏析浮出物缺陷严重,表面偏析瘤高度达到2-3mm,最深可达到5mm,特别是大规格Φ300*(40-50mm)铸锭,铸造成品率只有50%左右;另外由于壁簿(30-50mm),液流中心不容易控制,所以很容易产生浇口裂纹。
《同步器齿环管水平连铸方法及其设备》(93120535),其工艺程序与通常现有水平连铸管坯的工艺程序相同,仍为按合金要求配料→熔炼→铸造引锭,通过控制合金成分、炉温、水压、停拉制度、管坯牵引速度及启动方法等工艺参数,从而控制好合金溶液在结晶器内的凝固位置,用于生产五元素以上特殊黄铜薄壁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提供一种能细化铸锭晶粒,提高铸锭晶粒度,减少或消除了铸造偏析浮出物,基本消除铸锭的成层和裂纹,气孔、夹杂缺陷少,生产成本低的空心圆铸锭热顶铸造装置及其铸造空心管材的方法。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方式为,空心圆铸锭热顶铸造装置,外套开有与进水箱19相连的进水管孔,外套2内装冷凝槽3,冷凝槽3内上部装冷凝槽保温帽9,下部装冷凝槽石墨衬套5,底部有冷凝槽出水孔20,芯子12上部分套芯子保温帽11,下部套芯子石墨套10,芯子石墨套10与冷凝槽石墨衬套5之间形成结晶带,芯子支架16支在限位压盖4上,冷凝槽3外装有限位压盖4,芯子支架16上装固定芯子进水管18的固定螺帽17,芯子进水管18通过芯子支架16、芯子12的空心与芯子的底部边缘与出水孔21连通,芯子12的空心中间的底部有芯子堵丝8,芯子进水管18与芯子接合部有压板13、芯子密封圈15,引锭器1下部装在半连续铸锭机上,上部伸入石墨衬套5内,外套2通过螺栓7与进水箱19相连。
用空心圆铸锭热顶铸造装置铸造空心管材的方法,高温铝合金熔液从冷凝槽保温帽9的开口处流入石墨衬套5和芯子石墨套10之间的通道,熔液下部由引锭器1托住,冷却水从芯子进水管18经芯子空心冷却芯子,通过芯子冷却芯子石墨套10,冷却水从芯子出水孔21流出,冷却水由进水箱19通过外套2进入,冷却冷凝槽3,通过冷凝槽冷却冷凝槽石墨衬套5,冷却水从冷凝槽出水孔20流出,启动半连续铸锭机,引锭器1随着半连续铸锭机的带动,匀速慢慢向下运动,熔液也随之不断从冷凝槽保温帽9的开口处流入,经过芯子石墨套10与冷凝槽石墨衬套5之间形成的结晶带,慢慢结晶,形成铸锭管。
本发明借鉴实心圆铸锭热顶铸造的技术,由于石墨结晶带短,铸造过程的液穴浅,极大地减少或消除了铸造偏析浮出物,表面偏析浮出物小于1mm,基本消除铸锭的成层和裂纹;由于铸模内熔体表面不发生搅动,消除人为搅动铝液的机会,形成平稳的液面,表面氧化膜始终保护内部铝液不再氧化,减少氧化夹杂混入铸锭,有效避免浇口产生的裂纹和金属精炼作业后的再污染;由于一次冷却与二次冷却间隔时间短,能细化铸锭晶粒,提高铸锭晶粒度,气孔、夹杂缺陷也相应减少;由于石墨有润滑作用,铸造过程不需要润滑,节约了大量润滑油,降低生产成本,极大改善了操作环境,减少环境污染。
采用本发明提高了铝合金管母线的表面质量和内部质量,成材率与原普通铸造比提高20%以上,减少工艺损失,提高了经济效益;铸锭的晶粒度可达到1级,提高了金属塑性,有利于加工。
本发明可铸造管母线等各种空心管材。
附图说明
附图是空心圆铸锭热顶铸造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空心圆铸锭热顶铸造装置由外套2及其装在限位压盖4上的芯子支架16,芯子12及上、下所套的套芯子保温帽11、芯子石墨套10,冷凝槽3、冷凝槽保温帽9及冷凝槽石墨衬套5,芯子进水管18及芯子出水孔21,进水箱19及冷凝槽出水孔20,芯子堵丝8和装在半连续铸锭机上引锭器1等组成。芯子进水管18与芯子接合部有压板13、芯子密封圈15,压板13与芯子密封圈15用螺栓14连接固定。冷凝槽3与水箱19之间有密封圈6。
芯子石墨套10与冷凝槽石墨衬套5之间形成的结晶带高30-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兴和铝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兴和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35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氨水吸收式制冷机
- 下一篇:RFID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