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冬凌草茶的炒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4953.6 | 申请日: | 200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6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赵为民;苏海涛;赵勇;苏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壁市非凡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A23L1/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803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冬凌草 方法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营养及保健的一种冬凌草茶的炒制方法。
背景技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得到提高,从 而使系列茶的消费迅速增长,特别是随着人们对营养保健的高度重视,冬凌茶 的需求量也成为首选。现国内加工冬凌茶生产厂家很少,且生产工艺简单,从 而使口感及饮用效果明显不佳。
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了选料考究,揉制杀青工艺独特,祛病强身的一种 冬凌草茶的炒制方法。其炒制方法为先进行鲜叶采摘、摊放、再进行杀青、理 条整形、然后进行烘焙提香和整理包装,其中:
①其鲜叶采摘工艺为:采摘的冬凌草为清明前至谷雨后采摘的嫩芽,清除 粉尘异物,晾晒备用;
②其杀青工艺为:把采摘处理后的冬凌草嫩芽放入在电炒锅内充分混合均 匀,锅温180-200℃,投叶量为250g左右,温火杀青,杀青要翻、扬、撒和捞, 直至青色褪去变暗;
③其理条整形工艺为:其工艺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将杀青叶投放电炒锅内, 锅温80-100℃,掌握抖压交替,加压用力,待初步成型,达3-4成干时出锅摊凉; 第二步锅温60-80℃,用力轻-重-轻拉理茶条,待茶叶成扇形,达7-8成干时出 锅,摊凉至常温;
④其烘培提香工艺为:初烘,以白木炭为燃料,温度掌握在70-80℃,均匀 薄摊,每隔2-3分钟轻翻一次;足烘,将初烘茶叶摊凉后合二为一,温度40-50℃, 烘至手捻茶叶成末,含水量约5%时下烘,整理包装。
由于本发明选取野生绿色植物,采用特殊揉制杀青一整套独特的加工工艺 方法,选料考究、制作精良,且产品具有口感清爽,祛病强身之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炒制方法为先进行鲜叶采摘、摊放、再进行杀青、 理条整形、然后进行烘焙提香和整理包装,其中:
①其鲜叶采摘工艺为:采摘的冬凌草为清明前至谷雨后采摘的嫩芽,清除 粉尘异物,晾晒备用;
②其杀青工艺为:把采摘处理后的冬凌草嫩芽放入在电炒锅内充分混合均 匀,锅温180-200℃,投叶量为250g左右,温火杀青,杀青要翻、扬、撒和捞, 直至青色褪去变暗;
③其理条整形工艺为:其工艺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将杀青叶投放电炒锅内, 锅温80-100℃,掌握抖压交替,加压用力,待初步成型,达3-4成干时出锅摊凉; 第二步锅温60-80℃,用力轻-重-轻拉理茶条,待茶叶成扇形,达7-8成干时出 锅,摊凉至常温;
④其烘培提香工艺为:初烘,以白木炭为燃料,温度掌握在70-80℃,均匀 薄摊,每隔2-3分钟轻翻一次;足烘,将初烘茶叶摊凉后合二为一,温度40-50℃, 烘至手捻茶叶成末,含水量约5%时下烘,整理包装。制成营养丰富,疗效显著, 口味新颖的冬凌草茶。
其炒制方法中的整理包装工艺为达足干的茶叶制品通过拣剔、簸筛,除去 茶梗、老叶、鳞片、茶末和夹杂物,分级包装装箱。
本发明选取野生绿色植物,采用传统方法和现代工艺相结合进行炒制,以 特殊揉制杀青的独特的加工工艺方法,所制冬凌草茶既饱含冬凌草素的活性成 分,又体现了绿色,健康的时尚特色,用水泡制后,不仅口感清爽、色泽晶莹、 而且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祛病强身之功效,且易于保存。根据根据 《中国药典》(1977年版第一部,以前历代本草未见记载)查证,经现代药理 成份分析表明,适量饮用,有助于解热、抗癌、降脂,清淤、润肺、抗食管癌、 喷门癌及原发想肝癌及增强免疫力和健身强心之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壁市非凡食品有限公司,未经鹤壁市非凡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49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