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枝状发绿光的铱配合物、其制法及该配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55932.6 | 申请日: | 200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4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祥;丁军桥;陈令城;程延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H05B33/12 |
代理公司: | 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马守忠 |
地址: | 13002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枝 发绿 配合 制法 有机 电致发光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涉及树枝状发绿光的铱配合物、其制法及该配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背景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是当今国际前沿研究领域。目前,许多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已经商品化,部分有机显示器件也已经在手机、汽车音响等方面得到了应用。
根据发光原理的不同,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可以分为荧光材料和磷光材料两大类。对于磷光材料,由于可以充分利用包括单线态和三线态在内的所有能量形式,大幅度提高器件的效率,理论上可以使器件的内量子效率达到100%。因此,利用过渡金属配合物作为发光材料成为提高器件效率的一种很好的手段。
然而,为了获得好的效率,这类磷光材料一般以一定的比例掺杂在主体材料中使用。这就导致了在器件的制备过程中,如何选取合适的主体材料成了一大问题。例如需要考虑主体材料与磷光材料之间的相分离问题、三线态能级之间的匹配问题、主体材料的载流子传输问题等。同时,如何精确的控制掺杂浓度也成了器件制备工艺中的一大难点。为此,开发可溶液加工的、高效的磷光材料,并用于构造非掺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成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一大挑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基于树枝状分子的特点,以具有空穴传输能力的咔唑单元为树枝,开发出树枝状发绿光的铱配合物,并用于构造非掺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器件的效率可以与掺杂器件相媲美。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树枝状发绿光的铱配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树枝状发绿光的铱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树枝状发绿光的铱配合物的用途:用该配合物制作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本发明所提供的树枝状发绿光的铱配合物,具有化学式(1):
下面描述化学式(1)的树枝状发绿光的铱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和条件如下:
1、具有化学式(2)的配体LG和IrCl3·3H2O反应形成氯桥前体:具有化学式(2)的配体LG与配合物IrCl3·3H2O的摩尔比为2~5,优选2~2.5;反应温度为100℃~140℃,反应时间为24~72小时;反应溶剂使用乙二醇独乙醚和水的混合溶剂,两者的体积比为3∶1;为了改善体系的溶解性,可以加入0~50%的四氢呋喃;
2、由以上步骤1得到的氯桥前体与具有化学式(2)的配体LG反应得到化学式(1)的树枝状发绿光的铱配合物:具有化学式(2)的配体LG与氯桥前体的摩尔比为2~5,优选2~2.5;催化剂使用碱性化合物,如K2CO3、Na2CO3、Cs2CO3或CF3SO3Ag,优选K2CO3;反应温度为200℃~250℃,反应时间为48~96小时;反应溶剂使用高沸点的醇类衍生物,如1,2-丙二醇或甘油,优选甘油;为了改善体系的溶解性,可以加入10~50%的一缩二乙二醇、二缩三乙二醇或三缩四乙二醇衍生物,优选三缩四乙二醇。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化学式(1)的树枝状发绿光的铱配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使用化学式(1)的树枝状发绿光的铱配合物的有机EL器件的结构如图1所示。
一种由所述的化学式(1)的树枝状发绿光的铱配合物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与衬底(101)连接的第一电极(102)和第二电极(108)之间具有一层或多层有机层,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有一层有机层为发射层(104),发射层(104)为所述的化学式(1)的树枝状发绿光的铱配合物。
一种由所述的化学式(1)的树枝状发绿光的铱配合物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衬底(101)连接的第一电极(102)和第二电极(108)之间具有多层有机层为:空穴注入层(103),发射层(104),空穴阻挡层(105),电子传输层(106),电子注入层(107),它们依次连接,所述的衬底(102)与空穴注入层(103)连接,电子注入层(107)与第二电极(108)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59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