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地沟油制备燃油乳化剂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9933.8 | 申请日: | 200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1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王连生;周福生;马淑华;李汉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F17/08 | 分类号: | B01F17/08;C10G31/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红星 |
地址: | 30019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地沟 制备 燃油 乳化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油的再生利用技术领域,更确切的说,是一种利用地沟油制备燃油乳化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垃圾油俗称“地沟油”是人们在生活中对于各类劣质油脂的通称。地沟油分为几类:一是狭义的地沟油,即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者将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通称泔水)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油;二是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加工以及提炼后产出的油;三是用于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数超过规定要求后,再被重复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后重新使用的油。地沟油是质量极差、极不卫生,过氧化值、酸价、水分严重超标的非食用油。它含有毒素,流向江河会造成水体污染。“过菜油”之一的炸货油在高温状态下长期反复使用,与空气中的氧接触,发生水解、氧化、聚合等复杂反应,致使油黏度增加,色泽加深,过氧化值升高,并产生醛、酮、内酯等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和多种有毒、致癌物质,如“泔水油”中的主要危害物—黄曲霉素的毒性是砒霜的100倍,3,4-苯并芘是一种强致癌物。一旦食用,则会破坏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长期以来,一些不法分子受利益驱动,非法从下水道和泔水中提取垃圾油,并冒充食用油,流入餐饮市场,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严格控制地沟油的任意流通,将地沟油转化成表面活性剂或乳化剂使其资源化,既减少地沟油或泔水油对环境的污染,又从源头堵住了废地沟油或泔水油的二次食用,不但保证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为油脂化学提供新的原料来源。
乳化剂可广泛应用于工业洗涤剂、泡沫稳定剂、织物柔软剂、餐具洗涤剂、洗发香波、金属清洗剂、防锈剂及抗静电剂等工业和日用产品中。燃油乳化剂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烷基醇酰胺,它是制备柴油乳化剂的重要原料,也是一种实用意义非常强的酰胺化合物。由于脂肪酸的碳原子数不同、碳链上有无双键及双键数的不同,当与不同的烷基醇胺(单羟基、二羟基等不同碳数的羟基胺)反应时,可得到多种烷基醇酰胺,如:
RCOOH+NH2CH2CH2OH→RCONHCH2CH2OH+H2O (1)
RCOOH+NH(CH2CH2OH)2→RCON(CH2CH2OH)2+H2O (2)
RCOOH+NH(CHCH2OH)2→RCOH(CHCH2OH)2+H2O (3)
↓ ↓
CH3 CH3
关于油酸酰胺的制备方法,文献报道有直接法和交酯法,其中直接法是将油酸直接与二乙醇胺缩合,此法工艺简单,但产品纯度低,产率低、副产物多,品质甚差;交酯法是将脂肪酸甲酯与二乙醇胺反应,此法工艺流程较长、工艺复杂、原料消耗较多,故成本高。70年代后期,美国专利3024260中曾采用二步胺解法制备油酸烷醇酰胺,简化了合成工艺。为了得到高纯度的烷基醇酰胺,日本小山基雄(昭和53-44513)对USP-3024260介绍的二步法胺解反应进行潜心研究,发现酰胺单酯、酰胺双酯在100℃以下与烷基醇胺进行胺解反应,数小时之内即可完成;以二乙醇胺为例,可用下式表示:
RCONC2H4OH+NH(CH2CH2OH)2→2RCON(C2H4OH)2(快速)
|
CH2CH2OCOR
RCON-C2H4OCOR+2NH(CH2CH2OH)2→3RCON(CH2CH2OH)2(快速)
|
CH2CH2OCO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未经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99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增强的交互的媒体传送系统
- 下一篇:用于解码/编码视频信号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