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渣液分离机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64770.2 | 申请日: | 2007-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9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臣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邹芳德 |
地址: | 028000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 ||
1.一种渣液分离机,其特征在于:这种分离机的主体是由多个大小不同的罐状容器套装在一起而形成的多层罐体,其中,向罐内输入流体的进流管(4)从最外面的外罐体(1)的上部插入,在外罐体(1)和相邻的内罐体(2)之间的空腔(3)内向下弯折至空腔(3)的下部,在各个内罐体(2)之间的空腔(3)里,在靠近外面的内罐体(2)上部,均开有通孔,通孔上均接有导流管(5),各导流管(5)分别沿各自的空腔(3)向下弯折至空腔下部,在每层罐体的罐底(6),都设有开口,开口接出排渣管(7),排渣管(7)下端伸出罐外,在罐体的上部设有排放液体的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渣液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排放液体的管路是罐体上部的放液管(17),放液管(17)内端穿过各层罐体进入罐中,外端伸出罐外,管口设有放液阀(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渣液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排放液体的管路是罐体上部的吸液管(28),吸液管(28)下端进入罐内,吸液管(28)上部穿出罐盖(19)后与真空罐(27)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渣液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外罐体(1)的上口与罐盖(19)相接,外罐体(1)里面的各个内罐体(2)上端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渣液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外罐体(1)和内罐体(2)均为圆筒状,罐底(6)为圆锥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渣液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外罐体(1)和内罐体(2)的罐底(6)均为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渣液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排渣管(7)接入一个缓冲罐(9),缓冲罐(9)的底部接有集渣管(12),集渣管(12)接压渣室(29),压渣室(29)下面接有流体槽(10),流体槽(10)里面设有过滤罩(11),所说的进流管(4)的管口伸入过滤罩(11)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渣液分离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进流管(4)的上方还装有初装管(21),另有一支辅助管(24)连接初装管(21)和进流管(4),辅助管(24)上装有辅助泵(23),在初装管(21)和进流管(4)上分别装有导流阀(22),初装管(21)下端通过罐盖(19)向下进入罐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渣液分离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缓冲罐(9)向上引出一支平衡管(16),平衡管(16)穿过各层罐体进入罐内,平衡管(16)的上口高于最高液面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渣液分离机,其特征在于:在罐体外面,设有加热环(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臣,未经张建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477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