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特色食用菌小食品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66035.5 申请日: 2007-07-13
公开(公告)号: CN101103806A 公开(公告)日: 2008-01-16
发明(设计)人: 裴小川 申请(专利权)人: 裴小川
主分类号: A23L1/28 分类号: A23L1/28;A23L1/01;A23L1/29
代理公司: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徐玲菊
地址: 650202云南省***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特色 食用菌 食品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小食品,尤其是一种方便食用、口感独特的以食用菌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产品——特色食用菌小食品。

背景技术

人们对食用菌的认识最早是起源于野生食用菌。食用菌因其所独有的鲜美口味以及对人体有利的微量元素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被人们冠以“山珍”之名。但由于受气候、土壤等地理条件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其分布及产量极为有限,很难满足市场需求,加之野生食用菌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属于季节性食物,一年之中只有夏季才能食用到新鲜的野生食用菌。为此人们研发出各种食用菌的人工栽培技术,使食用菌不再受季节影响,让人们一年四季都能食用到品种繁多的人工菌。人工食用菌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菜肴。目前,无论是野生食用菌还是人工菌,也无论是鲜品还是干品或盐渍品等,仅作为一种菜肴,需要对其进行烹饪方能食用。这对快节奏生活的都市人以及外出旅行、工作的人而言,其食用较为不便。因此,现有的食用菌产品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食用菌食用不便,必须深加工等不足,提供一种即开即食,口感独特,营养丰富,风味别样,尤其适合快节奏生活及居家旅游的人们食用的产品——特色食用菌小食品。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特色食用菌小食品,其特征在于每1公斤食用油中,加入0.5-5公斤食用菌及适量食盐制得。

所述食用油为市售的粗炼或精炼植物油或/和动物油,如猪油,牛油。

所述食用菌为野生食用菌或人工食用菌的鲜品、干品或盐渍品。

所述人工食用菌可以是大球盖菇、茶树菇、鸡腿拈、杏鲍菇、绣球菇、平菇、巴西菇、杏鲍菇、猴头菇等,以形成不同系列的产品,满足不同口感与风味的需求.并且不受任何季节的限制.便于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可通过下列另一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特色食用菌小食品,其特征在于:在每1公斤食用油中加入下列原料制得:

食用菌  0.5~5公斤,    食盐    适量,

辣椒    10~300克,     花椒  10~200克,

芝麻    5~100克;

或者,在每1公斤食用油中加入下列原料制得:

食用菌  0.5~5公斤,    食盐    适量,

辣椒    10~300克,     花椒    10~200克,

芝麻    5~100克,      火腿    10~300克;

或者,在每1公斤食用油中加入下列原料制得:

食用菌  0.5~5公斤,    食盐    适量,

辣椒    10~300克,     花椒    10~200克,

芝麻    5~100克,      牛干巴  10~300克;

或者,在每1公斤食用油中加入下列原料制得:

食用菌  0.5~5公斤,    食盐    适量,

辣椒    10~300克,     花椒    10~200克,

芝麻    5~100克,      干虾    10~300克;

或者,在每1公斤食用油中加入下列原料制得:

食用菌  0.5~5公斤,    食盐    适量,

辣椒    10~300克,     花椒    10~200克,

芝麻    5~100克,      豆豉    20~500克;

或者,在在每1公斤食用油中加入下列原料制得:

食用菌  0.5~5公斤,    食盐    适量,

辣椒    10~300克,     花椒    10~200克,

芝麻    5~100克,      豆豉    20~500克,

干虾      10~300克,    火腿    10~300克,

牛干巴    10~300克。

所述1公斤食用菌小食品中的辣椒量以50~100克为佳,辣味不足或红色不够,可加入辣椒油10~100克,以满足香辣口味的要求。当然还可加入少量或大量辣椒和/或辣椒油,以满足不辣、微辣或较辣口味的要求。辣椒可以是辣椒个,或辣椒段,或辣椒粉。

所述1公斤食用菌小食品中的豆豉量以50~300克为佳,以满足豆豉香口味的需要。

所述1公斤食用菌小食品中的干虾量以50~100克为佳.以满足人们对海鲜味的要求,干虾可以是虾仁,也可以是虾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裴小川,未经裴小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60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