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晶体管串接单端直耦甲类功率放大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6147.0 | 申请日: | 200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4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希强 |
主分类号: | H03F3/21 | 分类号: | H03F3/21;H03F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41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晶体管 串接单 端直 耦甲类 功率 放大 电路 | ||
所属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晶体管串接单端直耦甲类功率放大电路,这种功率放大电路 可有三种表现形式:晶体管“共源——共漏”、“共漏——共栅——共漏”和“共 源——共栅——共漏”串接单端直耦甲类功率放大电路。
背景技术
最近些年,真空管功放卷土重来,大有力立主功放高端市场之势。尽管真空 管功放拖着一个傻、大、黑、粗、无限慵懒的身躯,并对能源和资源造成了巨大 的吞噬,但它那至清至醇的宛如天籁之音却令人神往,让我们回味雋永。
经典的,在音响界被津津乐道、信受追棒、誉为美声最高境界的真空管直热 式三极管单管甲类放大器,其音色更是美丽如水。关于它靓声的秘诀,专家道出 了其中的奥秘:“我们之所以花费这样大的代价造一台单管甲类300B胆机,主要 就是为了听它那丰富的偶次谐波,可以激发人们听感的美丽泛音”。在《实用电子 文摘》1995年第6期的“电子管单管甲类放大器与胆王300B”文章中,资深专家 梁先生同时提示我们:“我们在列出单管放大所具有的特长后,也需要看到它的短 处是很多的,可以说除了靓声的长处以外其他都是不足;首先是效率低,一台单 管甲类放大的胆机,它的阳极效率绝不可能超过25%,若是算上灯丝和前置推动 部份的耗电,则整机的效率也许只有10%……”。
现代声学理论认为:输出信号中的偶次谐波有益于激发人们的听感,使声音 更加丰富、圆润。最宜用来改善现代音源在采集过程中因插入数码处理而使还声 后附加出现干涩、尖刺金属声的现象。晶体管功放的音质先天不足,除了管子特 性、供电、耦合方式与真空管功放有所差异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输出信号中可 贵的偶次谐波因使用了高输出效率的推挽输出电路被自动抵消,因而这种干涩尖 刺的所谓数码声在使用晶体管功放时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信号中,偶次谐波中的二次谐波是引起失真的主要 谐波成份。而对于晶体管“共源”、“共栅”、“共漏”三个基本组态电路,其中的 “共源”、“共栅”组态电路由于电压增益较高,因而产生的非线性失直最大,“共 漏”组态电路电压增益小于1,所以产生的非线性失真较小。为便于以后的分析对 比,我们在波形分解图中只画出基波和二次谐波成份,并将基波记为字母C;“共 漏”电路产生的二次谐波分量记为字母B;忽略“共源”、“共栅”电路在频率高 端放大的差距,并将它们产生的二次谐波分量均记为字母A,其中|C|>|A|>|B|。
图1A和图1B是传统经典的晶体管单端推挽输出的电路原理及其波形的分解 和二次谐波消除示意图,其中图1A是互补式、图1B是完全对称式。
在图1A的互补式单端推挽功率放大电路中,上输出管Q2的输出电流iS2与下 输出管Q1的输出电流iS1中均包含有同为B分量的二次谐波,由于iS2与iS1互为反 相,在合成的i0=iS2-iS1输出电流中,这两个同为B分量的二次谐波因为相位相反 而被自行抵消,使得负载RL上不出现偶次谐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希强,未经李希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61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先兆流产的一种中药制剂
- 下一篇:输液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