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精密双面抛光机的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8275.9 | 申请日: | 200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49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胡晓冬;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29/00 | 分类号: | B24B29/00;B24B5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兵;王利强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密 双面 抛光机 控制系统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抛光机领域,尤其是一种精密双面抛光机的控制系统。
(二)背景技术
原传统研抛机采用单电机带动,参见图1,通过齿轮传动系统实现上抛光盘22、下抛光盘23、内齿圈24、外齿圈25的转动,上下抛光盘与行星轮只有两种速度比,限制了双面抛光加工运动轨迹的变化,缺乏对速度的精确控制。
为了提高抛光效率,有人对抛光机的行星盘做了改进,如专利号为02292538.4,专利名称为双面抛光机行星盘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双面抛光盘,其行星盘上有3个偏心孔,3个偏心孔内分别放置3个分离器,每个分离器的孔径为103毫米。能够部分提高抛光的成品率,而且提高了抛光效率。但是,其仍然采用传统研抛机二轴或三轴传动方式。
存在的缺点是:(1)、不能实现无级调速;(2)、不能调节上抛光盘压力;(3)、加工的平稳性差;(4)、抛光效率较低。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双面抛光机控制系统的不能实现无级调速、不能调节上抛光盘的压力、加工的平稳性差、抛光效率低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实现无级调速、调节上抛光盘的压力、加工过程平稳性佳、可有效提升抛光效率的精密双面抛光机的控制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精密双面抛光机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抛光机精密控制器、与驱动上抛光盘转动的第一变频电机连接的第一变频器、与驱动内齿圈转动的第二变频电机连接的第二变频器、与驱动下抛光盘转动的第三变频电机连接的第三变频器、与驱动外齿圈转动的第四变频电机连接的第四变频器、安装在各个变频电机的主轴上的转速传感器,以及调节加载压力大小的压力调节阀和安装在气缸的活塞杆与上抛光盘之间的压力传感器,所述的抛光机精密控制器包括:
电机转速控制模块,用于依据工件的加工条件制定的加载转速控制曲线控制转速大小,向各个变频器发出转速调节指令,用于各个抛光阶段,接收转速传感器的信号,并将转速传感器的转速值与预设各个抛光阶段的工作转速比较,选择性地向变频器发出增大或减小转速指令;上抛光盘压力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工件的加工条件制定的加载压力控制曲线控制载荷大小,向压力调节阀发出压力调节指令;用于各个抛光阶段,接收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并将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与预设各个抛光阶段的工作压力比较,选择性地向压力调节阀发出增大或减小压力指令的;
所述的电机转速控制模块连接各个转速传感器、第一变频器、第二变频器、第三变频器、第四变频器;
所述的上抛光盘压力控制模块连接压力调节阀、压力传感器。
作为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上抛光盘位置的位置传感器,所述的所述的抛光机精密控制器还包括:上抛光盘位置控制模块,用于依照位移传感器的信号判定上抛光盘是否到达工作位置;所述的位置传感器连接所述上抛光盘位置控制模块。
作为优选的另一种方案:所述的控制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抛光液桶体内的温度调节器、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抛光机精密控制器还包括:恒温控制模块,用于当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温度调节器制热,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控制温度调节器制冷;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连接恒温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恒温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温度调节器。
作为优选的再一种方案:所述的控制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抛光液输送管道上的流量调节阀、流量传感器,所述的抛光机精密控制器还包括:流量控制模块,用于采集流量传感器的信号,如流量传感器的流量比预设流量大,向流量调节阀发出减少流量的指令;如流量传感器的流量比预设流量小,向流量调节阀发出增大流量的指令;所述的流量控制模块与流量调节阀、流量传感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1、可实现无级调速、加工过程的软启动和软停止;2、对工件的冲击影响小,加工过程的平稳性佳;3、可有效提升抛光效率;4、能够承受工作压力和工作台的重力,加工精度高;5、能够精确控制上抛光盘对工件的压力,有效提升抛光精度;6、浮动接头不要求负载与气缸轴心一致,故安装件的加工精度不必很高,使安装工时大大缩短。
(四)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双面研磨抛光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双面抛光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抛光机的主轴传动机构的结构图。
图4是抛光机的上抛光盘传动机构的结构图。
图5是抛光机的控制功能图。
图6是工控机的控制原理图。
图7是气动控制原理图。
图8是抛光盘运行模式的原理图。
图9是自动加工的控制流程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82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