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异多功能涤纶复合竹节纱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70582.0 | 申请日: | 200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0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守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34 | 分类号: | D02G3/34;D02G3/36;D01F6/62;D01D5/253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11209***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涤纶 复合 竹节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多异多功能涤纶复合竹节纱,在芯纱外沿径向包覆有不连续的段状竹节皮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纱由若干根改性涤纶长丝并股组成,所述的竹节皮层为单根改性涤纶长丝往复包覆缠绕形成,无竹节部分为芯纱与竹节皮层所用的单根改性涤纶长丝并股混纤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竹节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纱含有2~5根改性涤纶长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竹节纱,其特征在于所述竹节长度为2~15cm,竹节密度为4~10个/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复合竹节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涤纶长丝为功能性涤纶长丝和/或其截面为异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多异多功能涤纶复合竹节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设备具有双喂入系统,其混纤复合方式为捻度,或捻度与网络结合,或空变混纤复合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竹节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芯纱长丝始终并行从设备的一个系统喂入,从下拉点(5)处下拉经下拉导丝器(2)至箱前导丝器(3);单根改性涤纶长丝从另一个系统喂入,经开口导丝器(1),在箱前导丝器(3)与芯纱混纤汇合,并相对于前一系统的喂入量有40~70%的超喂率;在二者混纤汇合点前通过开口导丝器(1)分开形成开口,具有超喂的单根长丝在芯纱表面往复缠绕包覆形成不连续段状皮芯式的竹节结构;所述的下拉导丝器(2)的安装位置与丝条正常行进路径成偏角α为10~15°,并与下拉点垂直距离h为10~20c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竹节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喂率为50~60%;所述的开口导丝器撑杆(4)的可伸缩范围为0~20c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竹节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低速生产,其生产速度为150~200m/s。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竹节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低速生产,其生产速度为150~200m/s。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竹节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低速生产,其生产速度为150~200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058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焦物镜
- 下一篇:一体化流量、风速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