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冻饮品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1431.7 | 申请日: | 200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3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周湘池;刘必谦;刘凌;娄永江;徐君义;陈牵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G9/36 | 分类号: | A23G9/36 |
代理公司: | 宁波海曙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15211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冻 饮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休闲食品,具体涉及一种冷冻饮品。
背景技术
冷冻饮品是人们喜爱的消夏休闲食品,目前市场上主要由冰淇淋、雪糕和冰棍三大类,还有就是成份简单的可食冰等。冰淇淋以纯净水、牛奶或奶粉、奶油和食糖等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各种食品添加剂等为辅料配制而成,冰淇淋是体积膨胀的冷冻饮品,其常规工艺为混合、灭菌、均质、老化、凝冻、硬化等;雪糕以纯净水、乳制品、食糖和食用油脂等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各种食品添加剂等为辅料配制而成,雪糕的常规工艺为混合、灭菌、均质或轻度凝冻、注模、冻结等;至于冰棍仍以食糖和纯净水为主料,适当添加些香料或豆类等制成,其工艺为混合、灭菌、均质或轻度凝冻、注模、冻结、脱模等。冷冻饮品虽然能达到清凉爽口,消暑降温的作用,但食用过多使得胃部受冷,就会导致胃粘膜及胃壁的损害,影响人体的健康。
甲壳素衍生物是从海洋生物中提取后得到,包括壳聚糖、壳寡糖、N—乙酰—D—氨基葡萄糖、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D—氨基葡萄糖硫酸钾盐、D—氨基葡萄糖硫酸钠盐及D—氨基葡萄的复合盐等,壳聚糖(Chitosan)是自然界中唯一“带正电荷的天然活性产物”,被誉为除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之外的“人体第六生命要素”,其分子式为(C6H11NO4)n,化学名称β-1,4-聚-D-氨基葡萄糖,壳聚糖能与胃酸结合形成生物胃粘液,其结构和功能与人类自体生成的胃粘液惊人一致,而活性却强5倍,所以壳聚糖能阻止胃酸向胃壁方向弥散,并激活胃粘膜的再生,因此壳聚糖具有保护胃粘膜和胃壁及修复胃粘膜作用,壳聚糖还能与重金属离子发生物理吸附和化学络合作用,可作重金属中毒的解毒剂,以及具有提高免疫、活化细胞、预防癌症、降血脂、降血压、调节血糖、抗衰老,调节机体环境等功能。壳寡糖、N—乙酰—D—氨基葡萄糖、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D—氨基葡萄糖硫酸钾盐、D—氨基葡萄糖硫酸钠盐及D—氨基葡萄的复合盐等能促进胃内的双岐杆菌的增殖,抑制肠胃有害菌种的生长,也具有保护胃粘膜和胃壁的作用,它们还具有抗风湿、降血脂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保护胃粘膜和胃壁作用的冷冻饮品。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冷冻饮品,含有重量为冷冻饮品总重量0.5~3%的甲壳素衍生物。
所述的甲壳素衍生物含量为1%。
所述的甲壳素衍生物中至少包括壳聚糖,所述的壳聚糖重量为所述的甲壳素衍生物总重量的5~100%。
所述的甲壳素衍生物还包括至少一种下述的成份:壳寡糖、N—乙酰—D—氨基葡萄糖、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D—氨基葡萄糖硫酸钾盐、D—氨基葡萄糖硫酸钠盐。
所述的冷冻饮品为冰淇淋,冰淇淋的制作按常规工艺进行,根据不同口味和保存要求,添加适量的各种食品添加剂。
所述的冷冻饮品为雪糕,雪糕的制作按常规工艺进行,根据不同口味和保存要求,添加适量的各种食品添加剂。
所述的冷冻饮品为冰棍,冰棍的制作按常规工艺进行,根据不同口味和保存要求,添加适量各种的食品添加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甲壳素衍生物中的壳聚糖能与胃酸结合形成生物胃粘液,阻止胃酸向胃壁方向弥散,并激活胃粘膜的再生,因此壳聚糖具有保护胃粘膜和胃壁及修复胃粘膜作用,而壳寡糖、N—乙酰—D—氨基葡萄糖、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D—氨基葡萄糖硫酸钾盐、D—氨基葡萄糖硫酸钠盐及D—氨基葡萄的复合盐等能促进胃内的双岐杆菌的增殖,抑制肠胃有害菌种的生长,也具有保护胃粘膜和胃壁的作用,因此本发明具有保护胃粘膜和胃壁的作用,降低了过多的食用冷冻饮品对胃粘膜及胃壁的损害,增进了人体的健康;本发明还具有提高免疫、抗风湿、降血脂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冰淇淋,把13克砂糖、12克奶粉、1克壳聚糖和2克奶油均匀混合,添加适量的各种食品添加剂,余量为水,灭菌、均质、老化、凝冻、硬化等步骤,制备得到重量为100克的冰淇淋。
实施例2
一种冰淇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只是用壳寡糖代替壳聚糖。也可以用N—乙酰—D—氨基葡萄糖或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或D—氨基葡萄糖硫酸钾盐或D—氨基葡萄糖硫酸钠盐代替壳聚糖,在此不一一举例。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14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