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用型拉索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75772.1 | 申请日: | 200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1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元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44 | 分类号: | F16K31/44;F16K31/5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45007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型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空调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通用型拉索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主要以拉索方式控制空调控制机构的风门或者水阀开关,如果变换了控制对象即风门或者水阀开关的装配位置,那么相对应的需要改变空调控制机构主体的位置。最常见的变换有以整车的中心平面对称、或是驾驶员的左右手位置变换,因为改变了拉索的走向,从而需要改变空调控制机构主体的相对位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改变拉索控制装置的装配位置即需改变空调控制机构主体的相对位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左右舵通用、改变拉索控制装置的装配位置但不影响空调控制机构主体相对位置的通用型拉索控制装置。
本发明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通用型拉索控制装置,其包括并列的两传动系统,所述传动系统又包括拉索机构及用于安装所述拉索机构的拉索固定块,还包括扭力转换机构,用于将垂直于水平面的扭力转换成与水平面平行的扭力;所述扭力转换机构与所述拉索机构连接,用于将所述拉索机构的扭力经转换后传给控制机构主体。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扭力转换机构为涡轮涡杆机构。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传动系统包括一所述拉索机构、两所述拉索固定块及一所述涡轮涡杆机构,一所述拉索机构可选择安装在一所述拉索固定块上。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两拉索固定块呈八字形排列安装。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涡轮涡杆机构上设有拉索扣入点,用于固定所述拉索机构的拉索。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两传动系统为第一传动系统和第二传动系统,所述第一传动系统包括第一拉索机构、第一拉索固定块、第二拉索固定块及第一涡轮涡杆机构,所述第二传动系统包括第二拉索机构、第三拉索固定块、第四拉索固定块及第二涡轮涡杆机构。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拉索控制装置可用于左舵控制,将所述第一拉索机构安装在左侧的所述第一拉索固定块上,所述第二拉索机构安装在右侧的第四拉索固定块上。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拉索控制装置可用于右舵控制,将所述第一拉索机构安装在右侧的所述第二拉索固定块上,所述第二拉索机构安装在左侧的所述第三拉索固定块上。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拉索机构包括两拉索,与其对应的在所述第一涡轮涡杆机构上设有四拉索扣入点。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二拉索机构包括一拉索,与其对应的在所述第二涡轮涡杆机构上设有两拉索扣入点。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用型拉索控制装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一拉索机构对应安装两拉索固定块,并用涡轮涡杆机构把拉索机构的扭力经转换后传给空调控制机构主体,从而实现了一拉索控制装置可左右舵通用、改变拉索控制装置的装配位置而不影响空调控制机构主体相对位置的通用型拉索控制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通用型拉索控制装置用于左舵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拉索控制装置用于右舵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拉索控制装置的第一涡轮涡杆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拉索控制装置的第二涡轮涡杆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一种通用型拉索控制装置,其包括并列的两传动系统,所述传动系统又包括拉索机构(标号11和12所示)及用于安装该拉索机构的拉索固定块(标号21至24所示),还包括扭力转换机构(标号31、32所示),用于将垂直于水平面的扭力转换成与水平面平行的扭力,该扭力转换机构与拉索机构连接,用于将所述拉索机构的扭力经转换后传给控制机构主体4。扭力转换机构为涡轮涡杆机构(标号31、32所示)。对于一个其中任一传动系统而言,它包括一所述拉索机构、两所述拉索固定块及一所述涡轮涡杆机构,两拉索固定块是呈八字形排列安装,一拉索机构可选择安装在其中一拉索固定块上。所述涡轮涡杆机构上设有拉索扣入点33,用于固定所述拉索机构的拉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57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用多功能园艺剪
- 下一篇:一种制备直接醇燃料电池膜电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