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板的旋转装置、磨边装置及磨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96094.7 | 申请日: | 200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4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卓庭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10 | 分类号: | B24B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陶凤波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装置 磨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板的旋转装置、磨边装置及磨边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可移动的两个支撑元件的基板的旋转装置、磨边装置及磨边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薄形化、轻量化、低耗电量、无辐射污染,且能与半导体工艺技术相容等优点,所以液晶显示器已逐渐成为显示器的主流。
液晶显示器主要包括液晶面板及背光模块。在液晶面板中,玻璃基板(Glass Substrate)为构成液晶面板的重要元件,除了攸关液晶面板的成本外,对于液晶面板的品质优劣更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以使用第3代基板切割产制的15英寸面板为例,玻璃基板虽只占材料成本的4%,但因是液晶显示器的载体,主要工艺都必需在玻璃基板上进行,因此玻璃基板的品质好坏将影响液晶面板的生产成品率甚巨。
在生产玻璃基板的过程中,主要技术包括进料、薄板成型及后段加工三部分。其中,后段加工又包括玻璃的切割、磨削、洗净及热处理等程序。在对玻璃进行切割后,在边缘处会产生尖锐或不规则的部分,容易伤及操作人员或是不利后续的工艺,所以还需要通过磨边装置对玻璃基板边缘进行磨削。
请参照图1所示,已知的磨边装置1包括承载盘(又称定盘)11、旋转支撑轴承12及两个磨削转轮13。承载盘11设置于旋转支撑轴承12上,玻璃基板21放置于承载盘11上,磨削转轮13分别设置于玻璃基板21的两侧边以磨削玻璃基板21。当玻璃基板21的两侧边磨削完毕后,旋转支撑轴承12旋转承载盘11九十度,使磨削转轮13可磨削玻璃基板21的另两侧边,这样就完成一次磨削的工作。
由于当磨削转轮13在对玻璃基板21进行磨削时,玻璃基板21边缘需与承载盘11边缘保持一最适距离d,若距离太近,磨削转轮13容易磨削到承载盘11;若距离太远,则玻璃基板21无法承受磨削转轮13的研磨力道而弯折损坏。故不同尺寸的玻璃基板21无法共用同一承载盘11,意即不同尺寸的玻璃基板21需要更换不同承载盘11以进行磨削,而且承载盘11需通过操作人员更换,如此会造成设备成本及生产时间的增加。
另一种已知的基板磨边设备请参照图2所示,图2为一磨边设备的俯视图。已知技术通过第一磨边装置31、第二磨边装置32以及转向装置33来完成玻璃基板21的磨边工作。第一磨边装置31主要具有两条传送带311以及两个磨削转轮312,传送带311用以支撑玻璃基板21,玻璃基板21放置于传送带311上。磨削转轮312分别邻设于玻璃基板21的两侧边并磨削玻璃基板21。当磨削转轮312对玻璃基板21的两侧边完成磨边工作后,第一磨边装置31通过传送带311将玻璃基板21送至转向装置33。转向装置33可为机械手臂,或如图2所示为支撑臂331及吸盘332。转向装置33抓取玻璃基板21旋转九十度后,送至第二磨边装置32。
第二磨边装置32主要具有两条传送带321以及两个磨削转轮322。由于转向装置33已将玻璃基板21旋转九十度,所以第二磨边装置32的磨削转轮322可对玻璃基板21尚未被第一磨边装置31磨削的两侧边进行磨边工作,如此就可以完成整个基板边缘的磨削工作。由于此种已知技术需要通过两个磨边装置31,32来完成,以致需要额外支出机台设备费用而增加生产成本。
承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基板的旋转装置、磨边装置及磨边方法,在不需要随着玻璃基板尺寸的改变而替换承载盘,且仅使用一个磨边装置的情况下,完成基板的磨边工作,以节省生产时间及成本,实属当前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仅需要一个磨边装置且不需要随着基板尺寸不同而替换元件就可完成磨边工作的基板的旋转装置、磨边装置及磨边方法。
缘是,为达上述目的,依本发明的一种基板的旋转装置包括辅助支撑单元以及旋转支撑单元。辅助支撑单元具有两个支撑元件,支撑元件相对而设,且支撑元件具有第一支撑状态及第二支撑状态,当支撑元件于第一支撑状态时,两个支撑元件相距第一距离,当支撑元件于第二支撑状态时,两个支撑元件相距第二距离;旋转支撑单元具有旋转元件,旋转元件设置于支撑元件之间并用以旋转一基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60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锆、铌、铬型材加工工艺
- 下一篇:多刀体复合旋风铣削加工方法及其专用切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