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本体法制备耐热ABS聚合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99316.0 | 申请日: | 200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8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田冶;梁成锋;韩强;曾宪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中化国际(苏州)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79/04 | 分类号: | C08F279/04;C08F4/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业平;张天舒 |
地址: | 100045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本体 法制 耐热 abs 聚合物 方法 | ||
1.一种连续本体法制备耐热ABS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进料步骤:将包含马来酰亚胺类耐热单体、单链烯基芳烃单体、不饱和腈单体和橡胶的混合物的至少一部分作为主进料加入到第一反应器中;
次进料步骤:将所述主进料步骤中混合物的剩余部分或另外配制的聚合组分作为次进料,加入到接枝反应器中,所述次进料含有马来酰亚胺类耐热单体;
主进料的接枝和相转变步骤:使所述主进料在所述第一反应器中完成接枝,并在位于第一反应器之后的第二反应器中实现相转变;
次进料的接枝和相转变步骤:使所述次进料在所述接枝反应器中完成接枝和实现相转变;以及
主进料和次进料混合步骤:其中将上述完成接枝和实现了相转变后的次进料于第二反应器之后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加入到聚合体系中;
其中,
所述主进料的接枝和相转变步骤中,主进料在第一反应器内聚合反应至聚合产物中固体含量为20-30%,反应温度为90-115℃,反应压力为5-12个大气压,搅拌速度50-180rpm,进料量是1100-1980mL/h;
所述主进料在第二反应器内反应至聚合产物中固体含量为30-45%,反应温度为90-125℃,反应压力为5-12个大气压,搅拌速度80-200rpm,橡胶平均粒径是0.2-0.7微米。
所述次进料的接枝和相转变步骤中,次进料在接枝反应器内聚合反应,进料量是200-500mL/h,反应温度为90-105℃,反应压力为5-12个大气压,搅拌速度50-180rpm,聚合反应至聚合产物中固体含量为36-45%,橡胶粒径平均是0.2-2.2微米;
所述主进料和次进料混合步骤中,主进料和次进料在第三反应器汇合后,进行聚合反应至聚合产物中固体含量为45-75%,反应温度为120-170℃,反应压力为5-12个大气压,搅拌速度5-70rp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马来酰亚胺类耐热单体选自:马来酰亚胺、N-甲基马来酰亚胺、N-异丙基马来酰亚胺、N-丁基马来酰亚胺、N-己基马来酰亚胺、N-辛基马来酰亚胺、N-十二基马来酰亚胺、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N-苯基马来酰亚胺、N-2,3-二甲苯基马来酰亚胺、N-2,4-二甲苯基马来酰亚胺及其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马来酰亚胺类耐热单体的用量是总进料量2-18%的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单链烯基芳烃单体选自:邻-、间-和对-甲基苯乙烯、2,4-二甲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α-乙基苯乙烯、α-乙基对甲基苯乙烯、乙烯基萘、邻-、间-和对-氯苯乙烯、邻-溴苯乙烯和2,4-二溴苯乙烯、2-甲基-4-氯苯乙烯、2,6-二氯-4-甲基苯乙烯及其混合物;所述不饱和腈单体选自:丙烯腈、甲基丙烯腈、乙基丙烯腈及其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橡胶是由共轭1,3-二烯烃与至多等重量的一种或多种可共聚的单烯属不饱和单体的共聚物,所述单烯属不饱和单体选自:
(1)选自苯乙烯、邻-、间-和对-甲基苯乙烯、2,4-二甲基苯乙烯及其相应的乙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α-乙基苯乙烯、α-乙基对甲基苯乙烯、乙烯基萘的单链烯基芳族烃;
(2)选自邻-、间-和对-氯苯乙烯、2,4-二溴苯乙烯、2-甲基-4-氯苯乙烯的芳环上卤代的单链烯基芳族烃;
(3)选自丙烯腈、甲基丙烯腈、乙基丙烯腈的链烯基腈;
(4)选自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的α-或β-不饱和一元羧酸及其衍生物;
(5)选自氯乙烯、溴乙烯和偏二溴乙烯的卤乙烯;
(6)选自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的乙烯基酯;
(7)选自马来酸或富马酸的二甲酯、二乙酯、二丁酯、马来酸酐或富马酸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还有附加单体与单链烯基芳烃单体与不饱和腈单体一起聚合,其中,所述的附加单体选自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氯乙烯、溴乙烯、偏二溴乙烯、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基酯、马来酸二甲基酯、马来酸二乙酯、马来酸二丁酯、马来酸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中化国际(苏州)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中化国际(苏州)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931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镁合金表面直接电沉积锌镍合金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谐振电路调制控制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