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菌炻器餐饮具的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00764.8 | 申请日: | 200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0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孔德双;孔令仁;谷昌军;陈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1/85 | 分类号: | C04B41/85;C04B33/34;C04B33/04;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1304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 餐饮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菌炻器餐饮具的制备工艺。
技术背景
抗菌陶瓷已列为环保陶瓷的范畴,它是80年代末兴起的一类陶瓷产品,其釉面能够抑制附着的细菌繁殖,杀死各类细菌,有效地避免细菌的交叉感染。目前应用最广的抗菌技术有两种:一种为具有抗菌作用的难溶金属化合物,如银、铜、锌等无机盐类,它们通过与细胞蛋白质的巯基反应,使之丧失分裂繁殖能力。此类抗菌剂作用持久、广谱、耐热、安全,不易产生抗药性,其灭菌能力的次序为:Ag+>Cu2+>Zu2+,但灭菌剂的价格正好与此相反,以复合银盐灭菌剂最高;另一种技术是用光催化氧化法产生氧化能力很强的活性态氧进行杀菌,但该方法需要紫外光照。进入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在抗菌材料方面研究活跃,抗菌陶瓷及制品已纷纷投入市场,正在成为研发的热点。在抗菌陶瓷材料方面,我国已有一些相关的专利及成果报道,如:
CN1458128公开了将烧制好的陶瓷浸入铜盐、锌盐、银盐或镁盐熔液中,使金属离子通过互扩散或自扩散进入陶瓷釉层。该方法不仅生产工艺简单,易操作,而且特别适合高温抗菌陶瓷的制作。
CN1279222公开了该无机抗菌陶瓷中的抗菌活性材料组份,包括纳米银、纳米氧化硅和纳米氧化铝溶胶。该无机抗菌陶瓷的生产工艺包括:(1)按配方称取抗菌活性材料;(2)搅拌、调pH值、静置;(3)干燥;(4)抗菌活性材料粉体与釉料共同球磨;(5)将抗菌活性材料与釉料混合物施于陶瓷表面并进行烧结。该发明具有生产工艺简单、不还原变色、抗菌能力强的特点,适合制造各类卫生陶器的材料。
CN1331059公开了抗菌陶瓷由坯体制备、分别施以普通釉或抗菌釉(或仅施抗菌釉)、烧结、检验等工序制成,其特征在于:(1)坯体的组分及含量为:SiO268~71%,Al2O3 16~20%,Fe2O3 0.3~0.7%,CaO 0.4~0.5%,MgO 0.6%,K2O+Na2O 3~4%;(2)普通釉的组分含量为:SiO2 71~73%,Al2O3 13~15%,Fe2O30.2~0.4%,CaO 0.4~0.5%,MgO 3~4%,K2O+Na2O 7~9%;(3)抗菌釉是高温无机抗菌剂与普通釉的混合体,其混合比例为:高温无机抗菌剂与普通釉之比为0.2~5∶1。所得材料具有抗菌效果佳、经久耐用等优点。
CN1362386公开了一种纳米TiO2抗菌陶瓷的制备方法,利用纳米锐钛矿相TiO2的光化活性,将纳米TiO2均匀地分散于介质中。然后均匀地涂布于陶瓷表面,进行高温锻烧,使TiO2纳米粒子均匀地分布于釉面上,且不影响釉面的光洁度。利用TiO2在光照下与表面水和空气中的O2作用,释放出原子氧和羟基自由基而杀菌。该方法的特点是:TiO2无毒无味,对人体无害,不被消耗可以长期使用,成本低,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抗菌陶瓷餐饮具是有效防止“病从口入”的日常用品,据报道国内已有少量产品上市,如:山东华光陶瓷有限公司2003年首次推出抗菌陶瓷色釉餐具、咖啡杯及“绿色家园”骨质瓷,并推出了适合分餐制的系列产品;江西玉凤瓷器厂采用稀土激活和高科技纳米技术生产的陶瓷抗菌剂,用于骨质瓷釉料中;云南易门瓷厂抗菌瓷产品已生产出21头配套餐具、4.5寸罗汉餐碗、4.8寸薄透碗品种等等。但从整体上看,这些工作尚处于初步研发阶段,其抗菌性能和工艺水平有待提高。至于抗菌炻器餐饮具目前尚未见报道,更未查到有关抗菌陶瓷餐饮具或抗菌炻器餐饮具的发明专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07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辐射电磁炉的消辐射装置
- 下一篇:矩形线圈压装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