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用门密封条的安装构造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01826.7 | 申请日: | 200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2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出口幸三;马场英一;小田广;小野英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川护谟工业株式会社;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J10/08 | 分类号: | B60J10/0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建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密封条 安装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密封条,安装在汽车的门窗框上、其中空密封部与车身覆板弹性接触。
背景技术
参照图6至图8进行说明。由于在行驶时产生的室内和车外的压力差,汽车的门1被向车外侧吸出。以往,为了防止由于该吸出现象而使密封性降低,将安装在门窗框2上的门密封条20相对于与门1的关闭方向C几乎垂直地形成的车身覆板25的垂直密封面25a,将其中空密封部21的挠曲量D设定得足够大。由此,即使门1被向车外侧吸出,也能够维持密封性。
专利文献1:实开平5-18930号公报
但是,如果将相对于中空密封部21的垂直密封面25a的挠曲量D设定得较大,则在门关闭时,其反作用力变大而门1变得较难关闭,产生所谓的门关闭性恶化的问题。此外,如果相反地为了良好地维持门关闭性而使中空密封部21的挠曲量D较小,则在门1被吸出时相对于垂直密封面25a的弹性接触范围以及弹性接触力降低,产生密封性变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门密封条的安装构造,能够维持良好的门关闭性、并且即使在行驶时门被向车外侧吸出也能够维持较高的密封性。
参照图1至图3及图6进行说明。技术方案1所述的汽车用门密封条的安装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安装在门窗框2的护圈部2a上的安装基部11;和门密封条10,其与该安装基部11一体成形,具有在门关闭时与车身覆板5弹性接触的中空密封部12,将上述车身覆板5的上述中空密封部12弹性接触的部分,作为在行驶时与上述门1的吸出方向S平行或大致平行的平行密封面5a。
技术方案2所述的汽车用门密封条的安装构造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发明中,在护圈部2a的基底部2b上设有延伸设置到车内侧的突出部2c,并且,将中空密封部12的形状做成截面大致三角形状,在门关闭时,使车外侧斜边部12a与上述平行密封面5a弹性接触,并且中空密封部12与上述突出部2c弹性接触。
技术方案3所述的汽车用门密封条的安装构造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发明中,平行密封面5a连续到车身覆板5的车外侧垂直面5b,门密封条10具有与上述平行密封面5a的车外侧角部弹性接触的密封唇部13。
技术方案4所述的汽车用门密封条的安装构造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所述发明中,平行密封面5a连续到车身覆板5的车外侧垂直面5b,门密封条10具有与上述平行密封面5a的车外侧角部弹性接触的密封唇部13。
技术方案5至8所述的汽车用门密封条的安装构造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明中,行驶时的门1的吸出方向S为与门玻璃面垂直的方向。
技术方案9至16所述的汽车用门密封条的安装构造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明中,门1的关闭方向C为几乎水平,并且关闭状态的门玻璃面是向车内侧倾斜的面。
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中,因为将车身覆板5的中空密封部12弹性接触的部分,作为与门1的吸出方向S平行或大致平行地形成的平行密封面5a,所以即使在行驶时门1被吸出、随之门密封条10向吸出方向S移动,也能够原样保持其中空密封部12与平行密封面5a弹性接触的状态。因而,能够维持良好的密封性。
此外,在以往的与垂直密封面25a弹性接触并进行密封的情况下,由于将挠曲量设定为使得即使在行驶时门被吸出也能够确保充分的密封性,所以实际上在进行门的开闭的停车时产生所需以上的挠曲量,门关闭性变差,但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中,在关闭门1时,因为中空密封部12与和门1的吸出方向S平行或大致平行地形成的平行密封面5a弹性接触,所以与以往的与垂直密封面25a弹性接触的情况相比能够将挠曲量设定得较小,所以门1受到的反作用力较小即可。因而,能够良好地保持门关闭性。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与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同样,即使在行驶时门1被吸出,也维持中空密封部12相对于平行密封面5a的弹性接触状态,所以能够维持良好的密封性,并且门关闭性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川护谟工业株式会社;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西川护谟工业株式会社;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18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洗涤干燥机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施肥铺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