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甘露糖蛋白质和产生高甘露糖蛋白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05151.3 | 申请日: | 200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5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C·A·吉诺施塔;M·普拉施森特;M·布洛斯基;P·弗朗西斯-丹尼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尔人类遗传性治疗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47 | 分类号: | A61K38/47;C12N9/24;C12N9/42;C12P21/00;C12N5/1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国群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露 糖蛋白 产生 方法 | ||
本案是分案申请,母案申请号为018028012(国际申请号为 PCT/US01/25882),申请日为2001年8月17日,发明名称为“高甘 露糖蛋白质和产生高甘露糖蛋白质的方法”。
发明背景
戈谢病(Gaucher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溶酶体贮积病,其特征在 于溶酶体酶葡糖脑苷脂酶(GCB)缺乏。GCB水解在白细胞和红细胞膜 中的鞘糖脂降解后形成的糖脂葡糖脑苷脂。该酶的缺乏导致葡糖脑苷 脂在位于戈谢病患者的肝脏、脾脏和骨髓中的吞噬细胞溶酶体中大量 积累。这些分子的积累引起多种临床表现,包括脾肿大、肝肿大、骨 骼疾病、血小板减少和贫血(Beutler等人,戈谢病;《遗传性疾病的 代谢和分子基础》(McGraw-Hill,Inc.,纽约,1995),第2625-2639页)。
该病患者的治疗包括施用止痛剂以缓解骨痛、血液和血小板输注, 以及某些情况下的脾切除术。对于骨腐烂的患者关节置换术有时也是 必要的。
用GCB进行酶置换治疗已经作为戈谢病的一种疗法。当前对戈谢 病患者的治疗包括施用碳水化合物重建(remodel)的GCB,它来源 于人胎盘或用GCB表达构件转染的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分别被 称为阿糖苷酶(alglucerase)或imiglucerase。这种治疗极其昂贵,部分 是由于为了将该酶导向网状内皮来源细胞上的甘露糖受体,从GCB 中除去糖以暴露复合聚糖的三甘露糖基核心的成本。人胎盘组织的缺 乏(在阿糖苷酶情况中)、复杂纯化方案和需要的相对大量的碳水化合 物重建的GCB全都计入治疗成本。
发明概述
本发明部分基于以下发现,防止去除远离蛋白质(如一种溶酶体贮 积酶)前体寡糖链五糖核心的一个或多个甘露糖残基,能获得高甘露糖 蛋白质,如高甘露糖葡糖脑苷脂酶(hmGCB)。这些高甘露糖蛋白质能 用来将蛋白质导向表达甘露糖受体的细胞。这些细胞包括网状内皮来 源的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枯否细胞和组织细胞。因此,这些高甘露 糖蛋白质能用来例如将受体介导的胞吞输送定向溶酶体,以治疗多种 溶酶体贮积病。
特别是,已经发现hmGCB可有效地定向甘露糖受体。甘露糖受 体存在于巨噬细胞和其它细胞(如树突细胞、心肌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 上,有助于受体介导的胞吞。戈谢病患者中GCB的缺乏导致葡糖脑 苷脂主要在网状内皮来源的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枯否细胞和组织细胞) 中积累。由于这些细胞在其表面表达甘露糖受体,能用hmGCB通过 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将校正酶的输送有效地定向溶酶体,从而治疗戈 谢病。令人惊讶的是,发现巨噬细胞对hmGCB的摄取比细胞分泌的 GCB的摄取增多。
因此,一方面,本发明表征一种生产高甘露糖葡糖脑苷脂酶 (hmGCB)制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提供一种能表达GCB的细胞;和
在防止去除远离GCB前体寡糖的五糖核心的至少一个甘露糖残 基的条件下生产含有前体寡糖的GCB,从而生产一种hmGCB制剂。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GCB是人GCB。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 中,细胞是人细胞。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防止去除远离五糖核心的一个或多个α 1,2甘露糖残基;远离五糖核心的α1,3甘露糖残基;和/或防止去除远 离五糖核心的α1,6甘露糖残基。优选地,防止去除远离五糖核心的 一个或多个α1,2甘露糖残基。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该方法包括使细胞接触一种物质,该物 质可防止去除远离GCB前体寡糖五糖核心的至少一个甘露糖残基, 例如防止去除远离五糖核心的一个或多个α1,2甘露糖残基,远离五 糖核心的α1,3甘露糖残基和/或远离五糖核心的α1,6甘露糖残基。优 选地,防止去除远离五糖核心的一个或多个α1,2甘露糖残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尔人类遗传性治疗公司,未经夏尔人类遗传性治疗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51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烯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混合式化学机械抛光工艺的线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