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视角控制元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12604.5 | 申请日: | 200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7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松岛寿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3;G02B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峥;刘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角 控制元件 显示装置 电子设备 | ||
1.一种视角控制元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一对偏振层;
在前述一对偏振层之间夹持的液晶层;
在前述一对偏振层的一个偏振层与前述液晶层之间设置的用于对前述液晶层施加电压的第一电极层;
在前述一对偏振层的另一个偏振层与前述液晶层之间设置的用于对前述液晶层施加电压的第二电极层;
在前述第一电极层和前述液晶层之间设置的第一取向膜;以及
在前述第二电极层和前述液晶层之间设置的第二取向膜;
其中,前述液晶层的前述一个偏振层侧的液晶分子取向为与前述一个偏振层的透射轴平行或者正交的方向;
前述液晶层的前述另一个偏振层侧的液晶分子取向为与前述另一个偏振层的透射轴平行或者正交的方向;
在前述第一电极层和前述第二电极层之间施加电位,使前述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变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角控制元件,其特征在于,前述一对偏振层的光轴相互平行地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角控制元件,其特征在于,前述液晶层含有取向扭转180°±10°的液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角控制元件,其特征在于,前述液晶层的折射率各向异性Δn与液晶层的厚度d的乘积Δnd大于等于1.0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角控制元件,其特征在于,前述液晶层的折射率各向异性Δn与液晶层的厚度d的乘积Δnd小于等于8.0μ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角控制元件,其特征在于,前述液晶层的折射率各向异性Δn与液晶层的厚度d的乘积Δnd大于等于2.0μm、小于等于5.0μ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角控制元件,其特征在于,在前述一对偏振层之间设置有相位差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视角控制元件,其特征在于,前述相位差层分别配置在前述液晶层的两侧而把液晶层夹在中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视角控制元件,其特征在于,前述相位差层具有主要向透过自身的光的层厚方向的分量提供相位差的光学特征。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角控制元件和显示元件,并能够通过前述视角控制元件对前述显示元件的视角进行调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显示元件是液晶显示元件,前述视角控制元件配置在该液晶显示元件的前面或背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前述视角控制元件的液晶显示元件一侧的偏振层起前述液晶显示元件的偏振层的作用。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液晶显示元件与视角控制元件之间,设置有调整在前述液晶显示元件的视角控制元件的装配面上设置的偏振层的光轴与该视角控制元件的偏振层的光轴之间的偏移的旋光部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旋光部件是1/2波长板。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旋光部件具有扭曲取向的液晶。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显示元件是EL显示元件,在该EL显示元件与前述视角控制元件之间配置有圆偏振层,前述视角控制元件的EL显示元件一侧的偏振层构成前述圆偏振层的一部分。
1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角控制元件。
1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260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