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视角控制元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12604.5 | 申请日: | 200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7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松岛寿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3;G02B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峥;刘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角 控制元件 显示装置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视角控制元件(部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发明。
背景技术
配置在文字处理机和计算机等中的图像显示装置会在画面上显示出各种信息,同时还会显示出操作者的操作结果,一般要求这种图像显示装置应有一定的显示亮度、对比度和视角广度等,这些性能越高则越容易操作,而且还可减少因操作而引起的疲劳。另一方面,在一些需对操作内容进行严格保密时,或在列车、公交车这些公共交通设施等公共场所使用计算机或手机等时,应能对操作者本人外的周围的其它人隐蔽显示的图像,近年来对具有这样功能的图像显示装置的需求在日益增高。在应对这种需求方面,目前的显示装置虽然具有很高的显示性能,但往往要受到使用场所的制约,使用时不得不留意周围,令人感到很不方便。因此,本发明以提高图像显示的隐蔽性为目的,提出了控制显示装置视角的光学元件(部件)和装有该元件的显示装置。(参考:例如,专利文献1、非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02-297044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住友3M株式会社“亮度控制薄膜”、[在线]、[2003年2月5日检索]、因特网、<URL:http://WWW.mmm.co.ip/display/light>
采用上述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显示装置和在非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薄膜时,是把窄视角的光学薄膜贴在液晶面板等显示元件(部件)的前面,从而对上述的视角进行控制。但采用粘贴这些光学薄膜的结构时,总是要在窄视角下进行操作,而且从正面观看时使人感到所显示的亮度有些暗。所以,虽然显示图像的隐蔽性是提高了,但却又难免使通常使用状态下的使用便利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不损失透射光的亮度又可获得很好信息隐蔽性,并且可根据是否需要信息隐蔽的具体情况动态变更视角的视角控制元件。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不损失正面看的显示特性而实现高的信息隐蔽性,同时可以根据是否需要信息隐蔽性来动态地变更视角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视角控制元件的特征在于,具备:能够电气控制的液晶层和设在该液晶层两侧、将该液晶层夹在中间的一对偏振层。
如果采用这种结构,则可通过改变施加在上述液晶层上的电压而随意调整透过视角控制元件的光的射出角度,如果把相关的视角控制元件配置在显示元件等显示媒体的前面,那么就能随意放大或缩小其视角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视角控制元件中,优选地,把前述一对偏振层的光轴大致相互平行地配置。采用这样的结构可很容易地保持从正面观看时的高透射性。
在本发明的视角控制元件中,优选地,前述液晶层含有取向扭转约180°的液晶,并且与前述偏振层邻接的液晶分子的取向与该偏振层的光轴大致平行。采用这种结构可制作出有效地利用了含有前述扭曲取向液晶的液晶层的光学特性的、可很好发挥视角控制功能的视角控制元件。
本发明的视角控制元件的特征在于,前述液晶层的取向轴与前述偏振层的吸收轴大致正交配置。采用这种结构可在广视角时全方位地获得较高的透射率,而在窄视角时可有效地降低特定方位的透射率,因而可以制作出特别适合配置在显示元件中的视角控制元件。
本发明的视角控制元件的特征在于,前述液晶层的取向轴与前述偏振层的吸收轴大致平行配置。采用这种结构也可在广视角时全方位地获得较高的透射率,在窄视角时有效地降低特定方位的透射率,从而制作出特别适合配置在显示元件中的视角控制元件。
本发明的视角控制元件的特征在于,前述液晶层的折射率各向异性Δn与液晶层厚度d的乘积Δnd为1.0(μm)或以上。把液晶层的Δnd设置在上述范围可提高视角控制元件的正面方向的透射率,配置在显示元件的前面可构成从正面观看时很明亮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视角控制元件的特征在于,前述液晶层的折射率各向异性Δn与液晶层厚度d的乘积Δnd为8.0(μm)或以下。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在对视角进行限制时能够获得充分的视角范围。另外,当驱动上述的液晶层时,即使使用较低的电压也能很好地控制透射光的射出角度,从而降低视角控制元件的电力消耗。
本发明的视角控制元件的特征在于,前述液晶层的折射率各向异性Δn与液晶层厚度d的乘积Δnd大于等于2.0(μm)、小于等于5.0(μm)。如果采用这样的范围,则可制作出即可在视角控制元件的正面获得高透射率,同时也可在低电压下进行驱动时适宜控制透射光的射出角度的视角控制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26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