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的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3192.7 | 申请日: | 2007-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7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海平 |
主分类号: | A61K31/64 | 分类号: | A61K31/64;A61K9/20;A61K47/38;A61P3/10;A61K31/1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6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二甲双胍 分散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含有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的分散片,由盐酸二甲双胍、格列本脲超细粉或格列本脲固体分散体、崩解剂羧甲基淀粉钠、填充剂微晶纤维素、润滑剂硬脂酸镁及黏合剂聚乙烯吡咯烷酮等组分组成,其组分含量以重量百分数计为:50.0~70.0wt%的盐酸二甲双胍,0.25~0.7wt%的格列本脲,4.0~13.0wt%的羧甲基淀粉钠,18.0~25.0wt%的微晶纤维素,0.1~1.0wt%的硬脂酸镁,5.0~10.0wt%的聚乙烯吡咯烷酮,0.5~1.0wt%的十二烷基硫酸钠。
2.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片,其特征在于制片前制得格列本脲超细粉或固体分散体粉末,提高其溶出速率和溶出度。格列本脲超细粉制备的关键技术是加入0.2~1.0%的十二烷基硫酸钠作分散剂,置于微粉化设备中混合研磨,制得的格列本脲超细粉粒径范围为1~10μm;十二烷基硫酸钠最佳用量为0.6%,制得的格列本脲超细粉90%以上的粒子分布在1~3μm。格列本脲固体分散体的制备的关键技术是聚乙二醇4000和格列本脲的比例为1∶1~8∶1的比例,最佳用量比为4∶1。
3.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分散片的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主要配制步骤:
(1)制备格列本脲超细粉或固体分散体粉末:将格列本脲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匀,置于微粉设备中研磨,制得粒径范围为1~10μm的格列本脲超细粉;或将格列本脲溶于乙醇中,再加入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4000和格列本脲的比例为1∶1~8∶1的比例混匀,旋转蒸发,干燥,粉碎,得到格列本脲的固体分散体粉末。
(2)制备颗粒:
a)将盐酸二甲双胍、羧甲基淀粉钠、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分别过100目筛;
b)配制30%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水溶液,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使之成3%的水溶液,作为黏合剂,备用;
c)将格列本脲超细粉或固体分散体粉末依次与羧甲基淀粉钠(内加)、微晶纤维素和盐酸二甲双胍用等量递加法混合均匀,加入黏合剂制软材,20目筛制粒,60℃干燥,20目筛整粒。
(3)制备分散片:将硬脂酸镁和外加量的羧甲基淀粉钠与干燥的颗粒混合均匀,调节片重和压力,压片制成本发明的分散片。
4.依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分散片,其特征在于羧甲基淀粉钠分别在制备颗粒和分散片时分两部分加入,内加与外加羧甲基淀粉钠的比值为1∶1~3∶1,优选相对比例为2∶1。
5.依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分散片,其特征在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的比值为100∶1~20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海平,未经林海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319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
- 下一篇:便携式USB数字音频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