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候热轧宽钢带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13231.3 | 申请日: | 200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9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董杰;周平;亓伟伟;王学新;孙正旭;霍孝新;宁伟;杨旭;胡滨;陈爱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42 | 分类号: | C22C38/42;C22C33/04;B21B1/46;B21B37/74;B21C47/02;C21C7/064;C21C7/06;C21C7/072;B22D11/16;C21D8/02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绪银 |
地址: | 271104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轧 宽钢带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耐候热轧宽钢带,其中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含量为:
C:0.06-0.12%,Si:0.25-0.50%,Mn:0.30-0.50%,P:0.07-0.15%,S:0.015%以下Cu:0.25-0.40%,Cr:0.30-1.2%,Ni:0.10-0.50%,Alt:0.02-0.03%,其余为Fe和微量杂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候热轧宽钢带,其特征在于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06-0.10%,Si:0.35-0.45%,Mn:0.35-0.50%,P:0.08-0.10%,S≤0.010%,Cu:0.25~0.35%,Cr:0.30-0.50%,Ni:0.10-0.15%,Alt:0.01-0.03%,其余为Fe和微量杂质。
3.一种耐候热轧宽钢带的制造方法,包括预脱硫铁水进入顶底复吹转炉冶炼、脱氧并合金化处理,冶炼后的钢水进行LF钢包精炼,精炼后的钢水在连铸机上进行全程保护浇注(板坯连铸),连铸坯再进入1500宽带轧制,其特征在于,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 0.06-0.12%,Si 0.25-0.50%,Mn 0.30-0.50%,P 0.07-0.15%,S 0.015%以下,Cu0.25-0.40%,Cr 0.30-1.2%,Ni 0.10-0.50%,其余为Fe和微量杂质;轧制采用四辊可逆轧机进行5道次初轧,精轧是六连轧机组;中间坯厚选取在26-29mm;轧制时张力80-100KN,粗轧末道次温度1020℃-1080℃;精轧终轧温度870±20℃;卷取温度620±1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候热轧宽钢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铁水预脱硫是在铁水罐中采用喷吹钝化镁粒进行,铁水中硫控制在0.015%以下,温度不低于125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候热轧宽钢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转炉冶炼前将镍铜合金随废钢一起加入转炉,造渣料于终点前3分钟加完,终点控制:C≤0.06%,S<0.015%。转炉出钢前首先在钢包底加入合成渣进行渣洗,采用硅钙钡、铝锰钛脱氧,用量均为1kg/t钢,在放钢四分之一时,加入硅钙钡、铝锰钛、硅锰、硅铁、磷铁、中碳铬铁,钢水出至四分之三时加完。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候热轧宽钢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LF钢包精炼采用白渣法操作,向钢水中喂入500-600m/炉硅钙线进行钙化处理,喂线后软吹氩搅拌、镇静时间12-20分钟。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候热轧宽钢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板坯连铸全程保护浇注,结晶器冷却和二次冷却均采用弱冷,结晶器进水温度比普碳钢高3-6℃,二冷比水量采取0.8-1.0 l/kg钢,控制拉速比普碳钢低20%。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候热轧宽钢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1500mm宽带轧制在热装热送条件下,板坯的出炉温度为:1160℃-1210℃,加热时间80-9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323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奥氏体不锈钢
- 下一篇:表面等离激元辅助的波长可调的光发射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