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候热轧宽钢带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13231.3 | 申请日: | 200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9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董杰;周平;亓伟伟;王学新;孙正旭;霍孝新;宁伟;杨旭;胡滨;陈爱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42 | 分类号: | C22C38/42;C22C33/04;B21B1/46;B21B37/74;B21C47/02;C21C7/064;C21C7/06;C21C7/072;B22D11/16;C21D8/02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绪银 |
地址: | 271104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轧 宽钢带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候钢及其制造方法,属低合金钢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要用于集装箱制造的耐候热轧宽钢带。
背景技术
耐候钢是一类耐大气腐蚀的钢种的通称,现有技术普遍采用向钢中添加大量Cu、P、Cr、Ni、Al等合金元素,有的还添加As、Ce、Co、Ti、V等元素。如中国专利文件CN1752260和CN1970818,这样虽然提高了钢的性能,但成本太高,而且工艺流程复杂,市场化存在较大的难度。
中国专利文件CN1664152公开了一种铁路车辆用的高度强耐腐蚀钢板(以下简称钢种一)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0510012431.0),该钢板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数)为:C≤0.10、Si≤2.00、Mn≤2.00、P≤0.040、S≤0.030、Cr 8.00-12.0、Ni 0.2-0.5与Fe,并在700±10℃保温6-12小时退火、在空气中自然冷却的钢板。其制备方法是先铸成钢坯,在封闭加热炉中于1200±30℃,保温200分钟;到820±30℃时,轧制成钢板;冷却到650±30℃时,把钢板卷成钢卷;钢卷在700±10℃,保温6-12小时退火,退火后自然冷却。该铁路车辆用耐腐蚀钢板在不涂漆的情况下,年腐蚀量在0.05毫米以内,工艺性好。该发明成本非常高,市场推广存在一定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耐候热轧宽钢带及其制造方法,属于低合金耐候钢,该宽钢带特别适用于集装箱制造,成本低,产业化容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耐候热轧宽钢带,其中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含量为:
C:0.06-0.12%、Si:0.25-0.50%、Mn:0.30-0.50%、P:0.07-0.15%、S:0.015%以下、Cu:0.25-0.40%、Cr:0.30-1.2%、Ni:0.10-0.50%,Alt:0.01-0.03%,其余为Fe和微量杂质。
本发明钢种成分的确定,同时兼顾热轧钢带的耐腐蚀性能、较高的强度要求、焊接性能要求,即对钢带耐腐蚀性贡献较大的元素P、Cu、Cr及强度贡献元素C、Si、Mn配比合理。基于钢带耐腐蚀性能的要求,将P、Cu、Cr控制在以下范围内P:0.07-0.15%、Cu:0.25-0.40%、Cr:0.30-1.2%;为满足焊接性能的要求,将碳含量控制在0.06-0.12%,S≤0.015%;综合考虑钢带的强度要求,将Si、Mn控制在以下范围内:Si:0.25-0.50%、Mn:0.30-0.50%;含铜钢的热轧过程易出现“铜脆”缺陷,因而钢中加入一定量的镍来改善含铜钢坯加热后的热加工性能,综合考虑镍在钢中的作用和生产成本,将镍含量控制在Ni:0.10-0.50%。
进一步优选的,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06-0.10%,Si:0.35-0.45%,Mn:0.35-0.50%,P:0.08-0.10%,S≤0.010%,Cu:0.25-0.35%,Cr:0.30-0.50%,Ni:0.10-0.15%,Alt:0.01-0.03%,其余为Fe和微量杂质。
本发明耐候热轧宽钢带的制造方法,采用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铁水预处理-顶底复吹转炉冶炼-LF钢包精炼-板坯连铸-1500宽带轧制。
本发明的耐候热轧宽钢带的制造方法,包括预脱硫铁水进入顶底复吹转炉冶炼、脱氧并合金化处理,冶炼后的钢水进行LF钢包精炼,精炼后的钢水在连铸机上进行全程保护浇注(板坯连铸),连铸坯再进入1500宽带轧制,其特征在于,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 0.06-0.12%,Si 0.25-0.50%,Mn 0.30-0.50%,P 0.07-0.15%,S 0.015%以下,Cu0.25-0.40%,Cr 0.30-1.2%,Ni 0.10-0.50%,Alt 0.01-0.03%,其余为Fe和微量杂质。轧制采用四辊可逆轧机进行5道次初轧,精轧是六连轧机组;中间坯厚选取在26-29mm。轧制时采用大张力轧制,张力80-100KN,粗轧末道次温度1020℃-1080℃;精轧终轧温度870±20℃;卷取温度620±15℃。
进一步优选的,可考虑以下工艺条件进行操作:
1、铁水预处理
在铁水罐中采用喷吹钝化镁粒进行铁水预脱硫,铁水中硫控制在0.015%以下,温度不低于1250℃。
2、转炉冶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32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奥氏体不锈钢
- 下一篇:表面等离激元辅助的波长可调的光发射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