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酶水解大豆异黄酮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117756.4 申请日: 2007-06-22
公开(公告)号: CN101086002A 公开(公告)日: 2007-12-12
发明(设计)人: 林章凛;张涛;黄哲 申请(专利权)人: 清华大学
主分类号: C12P17/06 分类号: C12P17/06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关畅;任凤华
地址: 1000***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水解 大豆 异黄酮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酶水解大豆异黄酮的方法。

背景技术

酶的固定化是将生物催化剂酶固定到一定的载体上。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酶作为催化剂有专一性好,催化效率高,且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在工业应用上也在越来越多的替代传统意义上的催化剂。但是酶作为催化剂工业上应用的主要缺点就是价格比较昂贵,且不能重复利用。1916年Nelson和Griffin首次将蔗糖酶吸附到活性碳和矾土上,首次实现酶的固定化(R.F.Taylor,Protein immobilization,Marcel Dekker,Inc:New York,1991,v)。从那时开始酶的固定化技术就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很成熟的固定化方法:吸附、共价交联、包埋等,同时还得出固定化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酶的稳定性。在上个世纪70年代酶的固定化已经开始在应用于工业化(R.F.Taylor,Protein immobilization,MarcelDekker,Inc:New York,1991,v)。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中一种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其主要功能有两方面,植物雌激素功能和抗氧化功能(Song T T,Gendirch S,Murphy P A.Estrogenic activityof glycitein,a soy isoflavone,J.Agric.Food Chem.,1999,47:1607-1610;Michael Naim,Benjamin Gesterner,Shmuel Zilkah.Soy isoflavones,characterization,determination,and antifungal activity,J.Agric.FoodChem.,1974,22(5):806-810)。主要表现为:(1)具有人体雌激素的功能作用,从而有效地防治女性更年期综合症。(2)防治癌症。能特异性地抑制蛋白酪氨酸激酶(TPK)的活性,提高人体解毒酶的活性,有效地防治乳腺癌、子宫癌、肠癌、白血病、前列腺癌等。(3)可双向调节人体内雌激素水平,具有美容保健的作用。(4)防治骨质疏松症。可以抑制骨骼再吸收,是防治骨骼疏松的优良药物。(5)具有显著的抗血清脂蛋白脂质过氧化作用,效果甚至优于维生素E。预防和辅助治疗体内脂质过氧化引起的疾病,如高血脂、动脉粥状硬化、冠心病等。(6)因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抑制或清除体内活性自由基,能延缓机体的衰老。

大豆异黄酮中,有效成分主要有糖苷和苷元两类。糖苷主要包括大豆苷(Daidzin)(结构式如式I)和染料木苷(Genistin)(结构式如式II),它的水解产物分别是大豆苷元(Daidzein)(结构式如式III)和染料木素(Genistein)(结构式如式IV),也就是游离的苷元。直接从大豆中提取得到的天然大豆异黄酮主要成分是糖苷,苷元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但是主要起生理活性的是苷元(MizukiOnozawa,Kazunori Fukuda,Mikinobu Ohtani.Effects of Soybean Isoflavoneson Cell Growth and Apoptosis of the Human Prostatic Cancer Cell Line LNCaP,Jpn.J.Clin.Oncol.,1998,28:360-363),所以对水解大豆异黄酮的研究就成为一个热点。目前水解大豆异黄酮主要有酸法水解、碱法水解、和酶催化水解。由于酸法和碱法水解得到产物的稳定性得到了质疑(张晨,杨晓泉,孔慧清.不同加工条件下大豆异黄酮组分稳定性的研究现状.大豆科学,2006,25(1):73-76),且由于体系中大量的酸碱,不容易实现工业化。酶法水解大豆异黄酮具有条件温和等酶催化反应的优点,但是存在酶不能回收利用,成本代价高,且后期产品分离困难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酶水解大豆异黄酮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酶水解大豆异黄酮的方法,是用固定化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酶在由有机溶剂和缓冲液组成的双相体系中将糖苷型大豆异黄酮水解获得苷元型的大豆异黄酮;所述有机溶剂对所述大豆异黄酮的苷元的溶解度大于水。

所述有机溶剂可为醇类、酯类或酮类有机溶剂,优选为酯类,尤其优选为乙酸乙酯;所述缓冲液可为磷酸盐缓冲液、Tirs-盐酸缓冲液、柠檬酸盐缓冲液或碳酸盐缓冲液。

所述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酶具体可为β-葡萄糖苷酶;所述缓冲液具体可为柠檬酸盐缓冲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77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