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线电机驱动的Z-A两自由度并联主轴平台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8483.5 | 申请日: | 200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2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陈静;陈华伟;袁松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Q1/48 | 分类号: | B23Q1/48;B23Q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100083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线 电机 驱动 自由度 并联 主轴 平台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并联机床中由直线电机驱动的Z-A两自由度并联主轴平台,属于机械工程。
(二)背景技术:
并联机床,又称虚(拟)轴机床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问世的新型数控加工设备。自第一台完全六自由度并联机床在美国推出以来,各国都相继推出了各式的并联机床原型样机。由于多自由度并联机床存在运动学建模复杂、运动耦合和加工精度较低等诸多不足,而且在许多情况下用户并不需要六自由度机床,低于六自由度即可满足实际加工要求。因此,少自由度并联机床已成为当前并联机床的研究热点。并联机床与传统机床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刚度高、承载能力强、动态特性好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作业空间小、作业空间中的运动干涉和奇异等缺点。同时,并联机床的并联主轴偏转范围较小也是个问题,一般在30°~60°范围内。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线电机驱动的Z-A两自由度并联主轴平台,该并联主轴平台兼有并联机构的诸多优点,同时A轴偏转可达±90°。该并联主轴平台由直线电机直接驱动,应用于少自由度并联机床中,可实现较大的作业空间,且在运动过程中无运动干涉和运动奇异产生。
本发明的一种直线电机驱动的Z-A两自由度并联主轴平台,由静平台1、立柱2、直线电机动子3和直线电机定子4、自锁装置、两个移动副组件、两个旋转副组件A 12、两个连杆组件13、一个伸缩杆组件、三个旋转副组件B 16、动平台组件17和主轴部件18组成;其中:
该静平台1是一个长方形的平面,用于定位和固定立柱2及摩擦柱8;在其中心位置有一圆形孔,用于安装固定伸缩杆组件;
该立柱2是一个U型槽状整体部件,槽底部用于安装固定直线电机定子4,槽顶部两边用于安装固定直线导轨9;
该直线电机定子4固定安装在立柱2上,直线电机动子3直接与移动副组件相连,构成直线电机直接驱动系统;
该自锁装置是一组由单作用压出型气缸6、气缸座5、摩擦片7和摩擦柱8组成的摩擦支承系统,气缸为一种单作用压出型气缸,均匀分布在移动副组件的四角;摩擦片7为一种耐磨材料,直接与气缸活塞杆相连;
该移动副组件由直线导轨9、滑块10和运动基座11组成,直线导轨9固定在立柱2上,运动基座11与滑块10相连,可沿导轨作Z轴往复移动;
该旋转副组件是一对回转部件,能绕其自身轴线进行360°旋转;旋转副组件A和旋转副组件B结构相同,区别就是各自回转半径大小不同;
该连杆组件13是一个近似V型的板状部件,其两端焊接有与旋转副组件A 12和旋转副组件B 16相配合的回转轴,从而构成一个整体部件;
该伸缩杆组件由伸缩杆14和一个U型拨叉15组成,U型拨叉15顶部直接与伸缩杆14固定连接,U型口两端与旋转副组件B 16配合,能绕其轴线回转;
该动平台组件17是一个几何对称的多边形平台,上面设有安装螺纹孔;
该主轴部件18可采用交流伺服电主轴,也可采用交流变频电主轴。
上述部件间的结构连接关系是:两个立柱2平行对置分布,分别与静平台1连接固定;两个移动副组件平行对置于两立柱2上,两个连杆组件13两端通过旋转副组件A 12和旋转副组件B 16分别与移动副组件和动平台组件17相连,从而构成2-PRR(P-移动副,R-旋转副)支链;伸缩杆组件一端固定在静平台的中心位置,另一端通过旋转副组件B 16与动平台组件17相连,从而对动平台组件17起到辅助支承和冗余约束作用;主轴部件18安装在动平台组件17上;动平台组件17带动主轴部件18在冗余约束作用下,可相对静平台作Z轴移动和进行A轴偏转。
本发明一种直线电机驱动的Z-A两自由度并联主轴平台,其优点是:Z-A两自由度并联主轴平台既有并联机构进给速度快、刚度高、承载能力强的优点,同时还具有A轴偏转范围大的优点,可达±90°。另外,其它一些结构特点是:基于直线电机直接驱动技术,该并联主轴平台能获得较高的运动速度、加速度和精度;增加伸缩杆组件连接,提高了该并联主轴平台的结构刚性,并消除了运动奇异;当移动副组件沿Z轴完全同步运动时,可实现该主轴平台的重心驱动,有效地抑制了主轴在高速运动时的振动问题。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仰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A-A向剖视图。
图中标号及符号说明如下:
1静平台 2立柱 3直线电机动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84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