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体食品的超临界CO2灭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9081.7 | 申请日: | 200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7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权;李淑荣;刘思杨;李庆鹏;周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3/3418 | 分类号: | A23L3/3418;A23L3/00;A23C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家俊 |
地址: | 1000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食品 临界 co sub 灭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食品的保存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食品的非热力杀菌技术,尤其适用于果蔬汁、饮料、牛奶或其他液体食品。
背景技术
预防和控制食品中微生物的污染,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灭菌。常规的热力杀菌技术,如高温瞬时杀菌、巴氏杀菌等均具有不可避免的缺陷,易造成食品热敏性营养成分损失、挥发性物质散失、风味变化、质地变软、水分流失等现象,因此传统的热杀菌方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高品质、安全食品需求的增加,非热杀菌(non-thermal treatment)技术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青睐。非热杀菌是一类新型的杀菌技术,杀菌条件易于控制,外界环境影响较小,由于杀菌过程中食品的温度并不升高或升高很低,既有利于保持食品功能成分的生理活性,又有利于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形、结构及营养成分。
超临界CO2杀菌技术(Supercritical CO2,简称SC-CO2)是一种新型的食品非热力杀菌技术,所谓超临界CO2杀菌技术是指利用超临界的CO2(31.1℃以上、7.38MPa以上)对食品进行处理的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非热力杀菌方式,SC-CO2除具有所有非热力杀菌技术所具有的优点之外,如处理温度低、无残留、无污染、营养损失少、安全性高等,还具有其他非热力杀菌技术所不具有的优点,如与超高压(400MPa-800MPa)相比,SC-CO2杀菌压力更低、时间更短;与γ-射线杀菌(易引起维生素损失、脂肪氧化、公众恐惧)相比,SC-CO2杀菌对食品品质影响更小、安全性更高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应用超临界状态的CO2杀菌技术,杀菌时间短,杀菌力强,无残留,无污染,营养损失少,安全性高的目的。将CO2首先经冷却器冷却为液态CO2,再经高压泵加压、蒸发器加热转变为超临界状态的CO2打入超临界杀菌釜中,与预先加热至32℃~45℃的液体食品在杀菌釜中混合,在10MPa~50MPa、32℃~45℃条件下杀菌处理45min~150min,杀菌结束后,逐步泄压至常压,打开出料阀门,进行无菌罐装,得到商业无菌的液体食品,并通过CO2回收系统回收CO2至储罐中,实现生产的连续性。本发明技术能适用于果蔬汁、饮料、牛奶等其它液体食品。
本项技术针对液体食品确定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μ值(灭活速率,min-1)和A值(最低活菌对数值,logcfu/cfu0)范围,μ值为0.1~0.3min-1,A值为-7.0~-7.8;并根据液体食品的种类、初始含菌量和拟采用的杀菌温度、杀菌压力,通过改进的Gompertz方程log(N/N0)=Aexp{-exp[μe(λ-t)/A+1]},其中N为t时间的活菌数(cfu/mL);N0为初始菌数(cfu/mL);A为最低活菌对数值(logcfu/cfu0);μ为灭活速率(min-1);λ为完全灭活时间(min),计算出某种具体液体食品的完全灭菌时间(杀菌时间)。如:初始含菌量为105cfu/mL的原料奶,若采用30MPa、35℃的杀菌条件进行超临界CO2杀菌,经计算完全灭菌时间(最少杀菌时间)为90min~110min;而采用45MPa、40℃的杀菌条件进行超临界CO2杀菌,则需60min~7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90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字录像监控系统
- 下一篇:端到端语音加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