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被处理体的保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9104.4 | 申请日: | 200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5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彭宇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方微电子基地设备工艺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683 | 分类号: | H01L21/683;C23C16/458;C23C14/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镇勇;姚巍 |
地址: | 100016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保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晶片加工设备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晶片加工设备的被处理体的保持装置。
背景技术
在集成电路(IC)制造工艺过程中,特别是刻蚀、物理气相沉积(PVD)及化学气相沉积(CVD)过程中,一般使用被处理体的保持装置(Electro Static Chuck简称ESC)来固定、支撑及传送晶片(Wafer),避免晶片在工艺过程中出现移动或错位现象。被处理体的保持装置采用静电引力的方式来固定晶片,与传统的机械卡盘和真空吸盘比较具有很多优点。被处理体的保持装置减少了在使用传统卡盘的过程中,由于压力、碰撞等机械原因对晶片造成的不合修复的损伤;由于采用静电吸引没用机械固定,增大了晶片的有效加工面积;减少了由于机械碰撞产生的颗粒污染;由于被处理体的保持装置与晶片完全接触更加有力于进行热传导;并且克服了真空吸盘的致命缺陷,可以在高真空反应腔室中使用。
在半导体工艺过程中,特别是刻蚀和PVD,对工艺均匀性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无论是温度分布还是吸引力分布上,对其均匀性的要求都非常严格。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被处理体的保持装置包括铝基座3,铝基座3的上方是绝缘层,直流电极层埋藏在绝缘层中,被处理体的保持装置就是利用直流电极层与晶片之间产生的静电引力达到固定晶片的目的。铝基座3用来支撑绝缘层,导入射频电源(RF),形成RF偏压。温控设备(Chiller)管道通过与铝基座连接,实现对被处理体的保持装置的温度控制。
现有技术中,所述绝缘层由第一绝缘层4、直流电极层5、第二绝缘层6组成,目前的加工采用等离子体喷涂的形式:首先在铝基座3上喷涂第二绝缘层6,在第二绝缘层6的表面根据需要喷涂直流电极层5(双电极或单电极),最后在直流电基层5的表面喷涂第一绝缘层4。
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喷涂技术存在局限性,涂层较难控制,涂层薄影响被处理体的保持装置的使用寿命,目前等离子体喷涂的涂层普遍较薄,在等离子反应腔室中腐蚀严重,涂层厚容易与铝基座脱离,所以喷涂被处理体的保持装置的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被处理体的保持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被处理体的保持装置,包括绝缘层、铝基座,所述绝缘层包括多层陶瓷层,并通过陶瓷烧结工艺烧结制成,所述的绝缘层与铝基座之间通过粘结剂粘结。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的被处理体的保持装置,由于绝缘层包括多层陶瓷层,并通过陶瓷烧结工艺烧结制成,绝缘层与铝基座之间通过粘结剂粘结,绝缘层厚度易控制、又不易与铝基座脱离,延长了被处理体的保持装置的使用寿命。主要应用于半导体晶片加工设备中。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被处理体的保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被处理体的保持装置具体实施例一的组装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被处理体的保持装置具体实施例二中的绝缘层的的组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被处理体的保持装置中的双电极结构的直流电极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被处理体的保持装置具体实施例三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被处理体的保持装置,其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包括绝缘层1、铝基座3,所述的绝缘层1与铝基座3之间通过粘结剂粘结。所述的粘结剂可以为硅粘结剂,具体可以在所述的绝缘层1与铝基座3之间设有一层硅粘结剂层2。
所述绝缘层1可以包括多层陶瓷绝缘层,并通过陶瓷烧结工艺烧结制成,铝基座3采用焊接技术进行加工,内嵌水道与温控设备连接实现对被处理体的保持装置的温度控制,绝缘层1与铝基座3之间通过硅粘接剂层2连接在一起,保证真空密封。
具体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所述的绝缘层1自上而下包括第一陶瓷层8、直流电极层9、第二陶瓷层10。自第二陶瓷层10以下还可以依次包括电加热器层11、第三陶瓷层12。
直流电极层9通常使用钨材料(或钼材料),按照预定的图案在第二陶瓷层10上进行丝网印刷。直流电极层9的图案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可以是单电极设计或双电极设计。单电极为了能产生静电引力,必须对晶片施加电压,在等离子体启辉的情况下才能产生静电引力;双电极不需要在等离子体激发的条件下产生静电引力。单电极的最大优点是用低电压就可以产生大的静电力,但是残余电荷释放困难,双电极在静电释放这一方面占有很大优势,因此双电极被处理体的保持装置应用较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方微电子基地设备工艺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北方微电子基地设备工艺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91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态腌制大蒜的方法
- 下一篇:苦茶油调味包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