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回叫业务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20033.X | 申请日: | 200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5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施有铸;周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3/42 | 分类号: | H04M3/42;H04Q7/38;H04Q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立明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业务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实现回叫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被叫用户所在的被叫网络接收到主叫用户发起的呼叫后,若无法接通与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则在根据回叫业务触发策略确定符合回叫启动条件后,启动回叫业务;
在所述被叫网络根据回叫业务触发策略确定满足回叫激活条件后,则激活该回叫业务,以建立主叫用户与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叫业务触发策略包括用户签约状态和回叫业务触发条件;所述的回叫业务触发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遇忙回叫,在被叫用户的状态为忙时启动回叫业务,在被叫用户由忙转为空闲时激活回叫;
无应答回叫,在振铃后定时器超时时启动回叫业务,在经过预定的时间后激活回叫;
关机时回叫,在被叫用户关机后启动回叫业务,在被叫用户开机后激活回叫;
终端不可及回叫,在被叫用户不可及时启动回叫业务,在被叫用户可及时激活回叫;
漫游时回叫,在被叫用户漫游时启动回叫业务,在被叫用户迁移到非漫游地时激活回叫;
特定呈现状态回叫,当被叫用户的呈现状态进入特定呈现状态时收到呼叫,则启动回叫业务,在被叫用户迁移出特定呈现状态时激活回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回叫业务触发策略确定符合回叫启动条件之前还包括根据回叫业务触发策略判断是否符合回叫启动条件的步骤,且该步骤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根据失败响应码判断是否符合回叫启动条件;
根据本地逻辑状态判断是否符合回叫启动条件;
根据被叫用户的状态判断是否符合回叫启动条件;
根据主叫用户属性判断是否符合回叫启动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回叫业务触发策略确定符合回叫启动条件后,还包括:根据获得的主叫用户的意愿确定是否启动回叫业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被叫网络获得主叫用户的意愿的步骤,且该步骤包括:
被叫网络向主叫网络发送请求,请求获得主叫用户的意愿;
或者,
被叫网络与主叫网络建立呼叫连接,且被叫网络与主叫网络之间通过建立的呼叫连接进行信息交互,获得主叫用户的意愿。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启动回叫业务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在预定的时间内是否激活启动的回叫业务,若未激活,则删除该启动的回叫业务;
或者,
在接收到被叫用户发来的删除该启动的回叫业务的指示后,删除该启动的回叫业务;
或者,
向主叫网络发送通知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回叫业务触发策略确定满足回叫激活条件之前还包括根据回叫业务触发策略判断是否满足回叫激活条件的步骤,且该步骤包括:
根据本地逻辑状态判断是否满足回叫激活条件;和/或,根据被叫用户的状态判断是否满足回叫激活条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回叫业务触发策略确定满足回叫激活条件后,还包括:根据获得的主叫用户的状态确定是否激活回叫业务。
9.一种实现回叫业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回叫业务控制单元,该单元用于在接收到主叫用户发起的呼叫后,若无法接通与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则在根据回叫业务触发策略确定符合回叫启动条件后,启动回叫业务;之后,在根据回叫业务触发策略确定满足回叫激活条件后,则激活该回叫业务,以建立主叫用户与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其中,所述实现回叫业务的装置存在于被叫用户所在的被叫网络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叫业务控制单元还包括回叫业务启动辅助判断单元,用于根据获得的主叫用户的状态和/或主叫用户的意愿确定是否启动回叫业务。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叫业务控制单元还包括回叫业务管理单元,用于判断在预定的时间内是否激活启动的回叫业务,若未激活,则删除该启动的回叫业务;或者,接收被叫用户发来的删除该启动的回叫业务的指示,并删除该启动的回叫业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003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