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网络中数据寻址和转发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20698.0 | 申请日: | 200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2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江江;王贵春;孟芦;闫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当代天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静 |
地址: | 100085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网络 数据 寻址 转发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楼宇建筑和现代家居的建筑自动化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末端对等控制网络中数据寻址和转发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化是楼宇建筑和现代家居发展的一种趋势。随着建筑功能的扩展,当前智能建筑控制内容越来越多,控制程度也越来越复杂。为满足建筑环境要求、降低能耗、提高住宅舒适度和实现建筑的科学管理,建筑自动化系统(BuildingAutomation System,BAS)应运而生,通常认为建筑自动化系统是对建筑物机电系统进行自动检测、自动控制、自动调节和自动管理的系统。所谓建筑物机电系统,通常包括:采暖空调系统(Heating,Ventil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HVAC)、冷热源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安防系统,以及家庭内部的电器、照明系统等。
现在,越来越多的计算机芯片被嵌入到机电设备当中。可编程的数字控制器已取代了模拟控制器;具备数字通信功能的“智能”设备也日益广泛地应用在建筑自动化系统中。建筑自动化系统中可通信的设备日益增多,分布日趋分散,基于通信网络实现建筑自动化系统设备间的协调管理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潮流与方向。
然而,建筑自动化系统中各个部分涉及的行业可能采用不同的通信技术标准,并且采用不同通信标准的系统设备间往往是不能直接通信的。因此如何让采用不同通信标准的末端设备在网络中充分互联互通成为各种通信技术应用在建筑自动化系统中所面临的主要课题。
下面对相关技术分部分进行介绍。
(一)作为基础,以下先对控制网络中信息节点的概念和系统设备类型做简要介绍。
1)从逻辑的角度,在控制网络中传输的信息可以抽象分类为:
反映建筑系统运行状态或机电设备运行状态的测量值;
对某些具体参数的设定,描述该参数控制调节的预期状态的设定值;
与控制调节功能没有直接联系,而与系统管理、配置和优化相关的系统信息。
2)根据上述信息类型的抽象,可以将控制网络中的信息节点做如下分类:
测量源:只产生测量值信息的节点;
测量汇:只接收测量值信息的节点;
设定源:只产生设定值信息的节点;
设定汇:只接收设定值信息的节点;
设定值加工节点:根据接收信息产生设定值信息的节点。接收的信息可以是测量值也可以是设定值。在接收侧设定值加工节点可以等效为测量汇/设定汇节点,在发送侧设定值加工节点可以等效为设定源节点;
测量值加工节点:根据接收信息产生测量值信息的节点。接收的信息可以是测量值也可以是设定值。在接收侧测量值加工节点可以等效为测量汇/设定汇节点,在发送侧测量值加工节点可以等效为测量源节点;
管理节点:可以产生和/或接收测量值、设定值、系统信息等多种信息的节点。管理节点可以等效为源节点和汇节点的集合。
3)系统设备按照功能可以分为如下一些类型:
传感器:通常实现测量建筑环境参数、测量系统设备运行状态的功能。通常传感器可以等效为测量源节点;
执行器:实现将控制系统产生的调节指令转化为实际的机械或电气动作,调节建筑系统的运行状态;通常没有反馈的执行器可以等效为设定汇,有反馈的执行器可以等效为设定汇和测量源的组合。
控制器:调节执行器动作,协调管理建筑自动化系统设备工作的设备;控制器根据控制算法实现的方法和环节不同可以等效为设定值加工节点、测量值加工节点、设定源、管理节点等。
数据库/管理中心:用来存储系统运行过程中测量值、设定值的变化,为分析优化建筑系统运行提供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当代天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当代天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06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通信系统的控制信令及其参考信号的发射方法
- 下一篇:像素结构的制作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