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葱调味酱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121351.8 申请日: 2007-09-05
公开(公告)号: CN101124975A 公开(公告)日: 2008-02-20
发明(设计)人: 苗桂枝;元金苗;梁绍隆;姚自奇;温凯;冯霖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市科威华食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L1/22 分类号: A23L1/22;A23L1/24;A23L1/29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69北京***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大葱 调味 及其 制造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大葱调味酱及其制造方法,属于食品调料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葱为百合科植物葱的鳞茎,性温,味辛平,入肺、胃二经。文献记载,葱可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凝;主治风寒感冒轻症,痈肿疮毒,痢疾脉微,寒凝腹痛,小便不利等病症。现代研究发现,葱有解热,祛痰;促进消化吸收;抗菌,抗病毒;防癌抗癌等功能。每100克葱含水分90克,蛋白质2.5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5.4克,钙54毫克,磷61毫克,铁2.2毫克,胡萝卜素0.46毫克,维生素C15毫克。此外,还含有原果胶、水溶性果胶、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和大蒜素等多种成分。葱作为调味佐料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但鲜葱不易长期贮存,容易腐烂变质,造成浪费。现有技术中以葱为主要原料的产品种类较少,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葱调味酱及其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葱调味酱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各原料配比(按重量计)如下:

净大葱       3~6公斤

大豆油       1.0~1.5公斤

花椒         50~70克

小茴香       40~80克

生蒜         50~80克

生姜         50~80克

番茄酱       70~100克

味精         30~50克

食盐         0.12~0.18公斤

乙基麦芽酚   0.8~0.5克

β-环状糊精  3~5克

白芝麻仁     0.3~0.8公斤

花生仁    0.3~0.6公斤

白糖      40~70克

TBHQ      25~50克

山梨酸钾  6~15克

本发明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工艺流程

大葱→清理→切分→破碎→炸香味油→熬葱酱→调味→加芝麻花生末→加保鲜剂→加葱白末→装瓶→杀菌→检验

①准备材料

大葱去皮、去杂质,洗净;将洗净的大葱分成葱白和大葱两部分;先用切菜机横切成0.5cm左右小段,再用菜馅机(或斩拌机)打成葱末;大葱和葱白分别单独制成葱末备用;

将花生米去杂,炒熟,去红衣,碾碎至红豆粒大小颗粒备用;

将白芝麻去杂,炒香,轻碾压碎备用;

将蒜和鲜姜清洗,切碎,切成豆粒大小;

②炸制香味油

将大豆油加热至110~125℃,按配方放入小茴香,花椒,蒜末,姜末,用中小火炸至蒜姜变黄,花椒稍变色,当油温升至135~145℃时停止加热,油冷却后过滤去渣即得香味油;

③将过滤后的香味油加热至140~145℃,中火,放入3~5公斤大葱末,不停的搅拌,防止糊锅,当温度到达90~95℃左右,酱较粘稠时(保持中火大约30~40min),放入番茄酱、食盐、味精、白糖、乙基麦芽酚、β-环状糊精、白芝麻仁、花生仁碎末等调味料搅拌均匀;

④取山梨酸钾用120克左右净水溶解后加入酱中搅拌均匀,再将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用300克净水溶解后加入搅拌均匀;

⑤加入剩余1~3公斤葱白末,搅拌加热至80~85℃停火;

⑥将瓶子和瓶盖用二氧化氯消毒剂消毒,再用无菌水冲洗,沥干水分,乘热装瓶封盖;

⑦葱酱瓶放入热水中杀菌,杀菌温度80~85℃,杀菌时间20~40min;注意不要让水从瓶口进入葱酱瓶,污染产品;

⑧瓶装葱酱杀菌完成后,用40℃左右水降至室温,即得成品。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葱调味酱及其制造方法,解决了鲜葱不易贮存、传统葱制品难以保持葱原有营养、口味的技术难题,为市场增添了一种调味品新品种。本发明技术大大提升了鲜葱的附加值,活跃了经济,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本发明产品微辣可口,香味独特,营养丰富,可调菜、拌面条、夹馍,是餐桌必备佳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有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

原料配比(按重量计)如下:

净大葱       3~6公斤

大豆油       1.0~1.5公斤

花椒         50~70克

小茴香       40~80克

生蒜         50~80克

生姜         50~80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科威华食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科威华食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13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