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力发动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23401.6 | 申请日: | 200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8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祝培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科奥赛技术研究中心;陆毓敏;祝培钫 |
主分类号: | F03G3/00 | 分类号: | F03G3/00;F03G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6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力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重力发动机属于动力机械,以下简称重力机,国际专利分类F03G 3/00。
背景技术
人类利用的引力能,随载体不同,分为流体的水能和固体的重物能---通常称为重力能。正是这个载体差别,使重力能的本性呈现出是一种与时间无关、无处不在、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利用重力能和水能作功的技术完全不同。利用水能即水力发动机连续作功输出能量的技术已十分成熟,而利用重力能,即重力发动机连续作功却相反,走进了死胡同。世界史上,虽然有过多种重力机的技术方案,但均无一成功。科技界从多次实验和经验中,得出了一个把“还未成功”判决为“不会成功”的结论,把重力机认为是违背自然界基本规律---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的,是不可能实现的,是不具备实用性的。本发明的重力机将改写这个历史误判。
现代物理学指出:“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角动量守恒定律对封闭系统成立,对非封闭系统不成立。......三大守恒定律在惯性系中成立,在非惯性系中不成立。......在非惯性系中不守恒。......三大守恒定律源于时空的对称性,能量守恒定律源于时间平移对称性,动量守恒定律源于空间平移对称性,角动量守恒定律源于空间旋转对称性......三大守恒定律在非惯性系中不成立,说明非惯性系中时空的对称性会出现破缺。”(邓明成编著:新编大学物理学,第二版,P44,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这表明,不应把三大守恒定律绝对化、普遍化,守恒是有条件的。在时空非对称条件下,三大守恒定律可能失效!
物理学认为:重力或重力矩做功与路径无关,重力是保守内力,重力功等于重力矩功。
对此,应作以下修补:重力具有两重性,即,重力是保守力;在快速旋转情况下,重力矩是非保守力,重力矩作功与路径有关,重力矩功不等于重力功。在刚体绕定轴旋转的大偏心重力矩系统中,动能定理应当是,
外力矩和/或重力矩及重力(必为负功)做功的总和
=转动动能的增量
=Iω22/2-Iω12/2。
当外力矩和/或重力矩∑M≠0时,空间旋转失去对称性,角动量不再守恒;时间平移失去对称性,能量不再守恒。
这也就是说,在大偏心重力矩系统中,只要能保持动力矩M>>0,即重力动力矩>>总阻力矩时,就会引起系统在任何时刻均处于不平衡状态而连续旋转,成为所谓的“重力永动机”。
从理论上看可以实现重力发动机,但力学原理与机械结构却是既统一、又有区别。即,既要采用极不对称系统,又还必须正确解决机械运动的死角问题。
图4为一个固定直辐杆偏心转子重力机的典型模型(中国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电教中心摄:永动机能制成吗,1987年,光盘,北京,清华大学音像出版社)。它的缺陷有四:(1)大小半径R2/R1之比不足3,即非对称度太小;(2)动力重轮仅4个,数量太少,无法形成大动力矩;(3)铁球上行d-h段无导轨,虽然避免了运动死角,但上行始点d太靠近左侧边,即离轴垂线太远,这既加长了上行耗能路程,又占据了本应属于铁球下行作功的区段,这说明导轨走向不妥;(4)铁球沿辐杆滑动,摩擦阻力太大。
所有失败方案的关键都是,没能创建出可以推动转子连续旋转的、远大于总阻力矩的重力动力矩。
重力与电磁力、风力、水力和太阳能的本质不同。凡一次作用上后、无需再不断添加能源而能连续不停地运动作功输出能量的,或需要输入少量外界能源,才能连续不停地运动作功输出多余能量的,即输出远大于输入的机器,均为永动机。本发明的重力机符合这个界定。
检验本发明及所依据理论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是,能否创建出理想的结构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重力动力矩>>总阻力矩,并能连续旋转作功输出能量的重力发动机。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1.重力机的主要特征
1.1一种重力发动机含有偏心转子、定子和机架。转子的水平轴1和定子支承在机架9上。垂直于轴分布有多根辐杆。辐杆采用直线形辐杆,简称直辐杆2,或采用可弯形辐杆,简称可弯辐杆20。一根辐杆对应连着至少一个重物8。重物8采用重轮8或非重轮形。
1.2定子含有导轨,亦称为定子导轨。导轨与偏心转子相对应。按重物8的运行方向,导轨分为大偏心a-b-d下行段6和小偏心d-e-a上行段7。两段的分界点是导轨或重物轨迹的顶点a和最低点d。轴两侧水平面最远点b和最近点e处,重物质心离轴1的距离为R2和R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科奥赛技术研究中心;陆毓敏;祝培钫,未经北京金科奥赛技术研究中心;陆毓敏;祝培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34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液压缸隔离阀的液压系统
- 下一篇:后倾圆角形螺旋刮刀钻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