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板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26471.7 | 申请日: | 1999-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9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村出正夫;石井贤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62 | 分类号: | G02F1/1362;G02F1/13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臧霁晨;刘宗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电子设备 | ||
1.一种液晶板,将液晶封入一对第1和第2基板之间,在上述第1 基板上,具有多条数据线、与上述多条数据线交叉的多条扫描线、与上 述各数据线及上述各扫描线的交叉对应设置的多个薄膜晶体管、与上述 多个薄膜晶体管对应并按矩阵状配置的多个象素电极及存储电容,
上述薄膜晶体管在半导体层通过栅绝缘膜配置栅电极,在上述半导 体层及上述栅电极上配置层间绝缘膜,上述薄膜晶体管的漏区通过在上 述层间绝缘膜上形成的接触孔与上述象素电极连接,用作上述存储电容 的一个电极的电容线沿着上述扫描线配置,
其特征在于:上述接触孔,配置在上述各扫描线与上述各电容线之 间,并在上述接触孔的下方形成加高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扫描线和上述 电容线用相同材料同时形成,上述栅绝缘膜和上述存储电容的电介质膜 用相同材料同时形成,并用相同材料同时形成上述半导体层和上述存储 电容的另一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加高膜的 至少一部分,围绕上述接触孔形成,上述扫描线和上述电容线中的至少 一方,沿着上述加高膜平面凹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加高膜,以与 上述扫描线及上述电容线不相重叠的方式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加高膜,由与 上述扫描线及上述电容线的至少一方大致相同的膜厚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加高膜, 是 在上述漏区上与上述数据线用相同材料同时形成的导电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加高膜,是在 上述漏区下形成的导电膜。
8.一种液晶板,在基板上,具有多条数据线、与上述多条数据线 交叉的多条扫描线、与上述各数据线及上述各扫描线对应设置的薄膜 晶体管、与上述多个薄膜晶体管对应设置的多个象素电极、及存储电 容,
上述薄膜晶体管在半导体层通过栅绝缘膜配置栅电极,在上述半导 体层及上述栅电极上配置层间绝缘膜,上述薄膜晶体管的漏区通过在 上述层间绝缘膜上形成的接触孔与上述象素电极电气连接,上述存储 电容的一个电极的电容线沿着上述扫描线配置,
其特征在于:上述接触孔配置在上述各扫描线和上述各电容线之 间,在上述接触孔下方形成加高膜,上述加高膜是与上述漏区电连接 的导电膜。
9.一种液晶板,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对基板和上述一对基板中夹 持的液晶,在上述一对基板的一个基板上,具有多条数据线、与上述 多条数据线交叉的多条扫描线、与上述各数据线及上述各扫描线对应 设置的多个薄膜晶体管、与上述多个薄膜晶体管对应并按矩阵状配置 的多个象素电极,
在上述的一个基板上,对上述象素电极分别赋予所定存储电容的电 容线沿着上述扫描线配置,
上述象素电极通过接触孔与构成上述薄膜晶体管的半导体层的漏 区电气连接,
上述接触孔是在用于向上述象素电极供给图像信号的数据线和与 该数据线邻接的数据线之间的大致中心位置且在相邻的电容线与扫描 线之间开孔,
在构成上述接触孔正下方的上述薄膜晶体管的上述半导体层的上 述漏区下方,设置由与上述漏区电连接的导电膜构成的加高膜,
上述加高膜从上述接触孔的正下方开始设置成不与上述扫描线及 上述电容线相重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647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造密封的方法和设备以及该方法的使用
- 下一篇:外科植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