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乳状齿行星传动防倒转减速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27788.2 | 申请日: | 200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0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烁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东烁 |
主分类号: | H02K7/10 | 分类号: | H02K7/10;H02K7/116;F16H1/28;F16D41/0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81天津市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状 行星 传动 倒转 减速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速电机,具体地说,是一种多乳状齿行星传动防倒转减速电机,属于机电一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第01226151.3号专利公开了一种摆线减速电机,其主要特征是摆线减速部分的针齿壳与端部直接装配在电机机座上,其传动原理:当电源接通后,轴传动,装在轴上的偏心轴承随之转动,于是摆线轮与针齿壳上的针销啮合而作行星减速运动,通过电柱销输出轴构成的W输出机构减速输出,这种减速机对针齿的中心距的误差要求高,因此生产成本高。
目前,机电领域广泛采用渐开线行星齿轮减速电机、行星摆线针轮减速电机、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减速电机,本发明属于上述三种传动方式以外的一种传动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提高输出力矩,噪音低,能够防止运转时发生倒转,减速比高,制造成本低的多乳状齿行星传动防倒转减速电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多乳状齿行星传动防倒转减速电机,包括电机外壳、转子磁钢、输出轴、行星轮、转子轮毂、转子、双偏心轴、扭力孔、输出轴支架,所述输出轴为通心轴;通过花键联接使双偏心轴与转子安装在输出轴上;行星轮上有多个乳状齿或多个三角齿;
刹车架固定于机壳,它的中心作为输出轴支架,边缘有四个滚珠停留仓,四个滚珠停留仓呈喇叭状,两个正向,两个反向,正、反两个滚珠停留仓放入刹车滚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抗冲击性强;零部件加工的精度要求降低,可以采用注塑工艺制造,降低生产成本;因多齿啮合,延长使用寿命;承载能力提高,运转平稳;与现有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减速机相比,它更具有市场价值,结构合理,啮合的齿数多,受力齿比普通齿轮啮合增多(3-4)*2倍。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本发明I-I剖面图
图3本发明II-II剖面图
图4本发明的输出轴支架
图5本发明的乳状齿行星轮
图6本发明的乳状齿行星轮a
图7本发明的变速器定轮
图中:
乳状齿1、乳状齿1a、扭力孔2、扭力孔2a、带套柱销3、输出轴支架4、输出轴5、行星轮6、行星轮6a、中心孔7、中心孔7a、变速器定轮8、变速器定轮乳状齿9、线圈定子10、转子磁钢11、刹车架12、刹车滚珠13、轴孔14、转子轮毂15、联接花键16、双偏心轴17、滚珠停留仓18、转子1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由变速系统和防倒转系统组成。
变速系统的工作原理:转子磁钢11旋转时,通过转子轮毂15绕输出轴5旋转,旋转扭力通过联接花键16传给双偏心轴17,双偏心轴17挤压中心孔7和中心孔7a时,从而产生出旋转扭力,中心孔7带动行星轮6和行星轮6a,通过乳状齿1和乳状齿1a与变速器定轮乳状齿9产生啮合,使行星轮6和行星轮6a旋转,过扭力孔2和扭力孔2a推动带套柱销3,通过输出轴支架4传给输出轴5,输出轴5在变速后慢速旋转,而转子19在输出轴5上快速旋转。
输出轴5为通心轴,通过花键联接使双偏心轴17与转子19安装在输出轴5上,行星轮6和行星轮6a上有乳状齿。(见图1、图3、图4-7所示)
防倒转刹车系统工作原理:转子19旋转的方向的不同,刹车滚珠13放置的位置也不同,那末堵死的方向也不同,转子磁钢11吸引刹车滚珠13顺时针旋转时,将刹车滚珠13带入喇叭的窄处,(见图2所示),刹车滚珠13对转子磁钢11的壁产生挤压摩擦并堵死转子19旋转,转子19则向另一方向旋转,刹车滚珠13放入另一对滚珠停留仓18,堵死转子19的方向相反;如需两面随意旋转时,刹车滚珠13可以不放,它与电机的自身反转系统相同,控制偶尔倒转现象。
刹车架12固定于机壳,它的中心作为输出轴5旋转的支架,边缘有四个刹车滚珠13,四个滚珠停留仓18呈喇叭状,两个正向,两个反向,正、反两个滚珠停留仓18放入刹车滚珠13,滚珠停留仓18的个数为2-40个,放置的位置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东烁,未经张东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77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抛丸机
- 下一篇: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接收方法及其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