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光发光二极管用荧光粉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32014.9 | 申请日: | 200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4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何锦华;梁超;符义兵;蒋建清;董岩;邵起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80 | 分类号: | C09K11/80;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1100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光 发光 二极 管用 荧光粉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粉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白光发光二极管荧光粉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日亚公司研制成功高效蓝光LED,并报道了以Y3Al5O12:Ce3+(YAG:Ce)黄光发射荧光作为光转换材料,与GaN蓝光LED组合而成的白光LED,由于其具有小型化、长寿命、无汞以及节能等优点,因而被誉为将超越白炽灯、荧光灯和HID灯的新型无污染绿色固态照明光源。
钇铝石榴石Y3Al5O12:Ce(YAG)作为一种重要的荧光粉,它具有量子效率高、化学稳定性好及耐辐射等优点。在460nm左右蓝光激发下,能发射波长在540~560nm左右黄绿光。为了进一步提高该荧光粉的各项性能指标,各国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优化和改进。美国专利5998925和6614179B1针对YAG:Ce荧光粉中各元素的比例,尤其是Y/Gd比、Al/Ga比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中国专利ZL02156048.X则从共激活角度,提出了Ce、Tb共激活的YAG荧光粉。而专利ZL03152709.4和ZL200510071958.0都针对该荧光粉提出了新的制造方法。申请号为CN02130949的专利申请在其合成工艺中对后处理进行机械粉碎、气流磨以达到控制粉体的粒径。但是该处理工艺必然会对荧光粉表面的结晶度造成损伤,影响其发光性能。
尽管目前以蓝色LED与YAG荧光粉配合的白光LED,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用于照明领域时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发光亮度偏低,热稳定性较差等问题。尤其是对于大功率白光LED,在正常工作条件下,LED中的结温最高可达到150℃,甚至更高。而YAG:Ce荧光粉在这种情况下,发光效率会发生明显下降,从而导致白光LED的光通和光效随之发生衰减,同时由于白光中的黄光比例下降,蓝光比例增加,造成白光的色温急剧上升,导致白光LED的性能严重下降,严重的话,将会导致失效。
由此可见,开发出发光亮度高,热稳定性好的荧光粉对于当前半导体固态照明的发展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白光发光二极管用YAG:Ce荧光粉发光亮度偏低、热稳定性较差的现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白光发光二极管用荧光粉及其制造方法。
申请人研究了浸泡法工艺对荧光粉的反应机制、微观形貌及发光亮度的影响。并通过对助熔剂的种类、掺量、组合以及激活剂稀土元素的掺量的调节,可获得发光强度高,激发波长宽,且发射主峰可以在一定范围移动的荧光粉。
本发明所述白光发光二极管用荧光粉,其化学结构式为:
(Lu1-s-(x+y)/3Rs)3Al5O12:Cex,My,其中,R为La,Y,Gd,Tb,Yb中的至少一种;M为Pr,Dy,Sm,Cr中的至少一种;0.0005≤s<0.5;0.005≤x≤0.15;0.001≤y≤0.08。
前述s、x、y所代表的数值为摩尔数。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目标产品的化学结构式:(Lu1-s-(x+y)/3Rs)3Al5O12:Cex,My为计量依据,取相应重量的包含Lu、La、Y,Gd,Tb,Yb、Ce、Pr,Dy,Sm,Cr的氧化物、硝酸盐、有机金属化合物或金属盐;
2)将反应原料配制成固含量为5~20%的悬浮液,调节悬浮液pH值为1~5,超声振荡后,静置、蒸干,得到反应前驱体;
3)向反应前驱体中添加反应助剂,添加量为反应前驱体重量的1~5%,反应助剂选自BaF2、H3BO3、NH4F、Na2CO3中一种或一种以上任意比例的组合物;
4)将添加有助剂的反应前驱体在N2-H2混合气体保护下,升温至1400~1575℃,保温2~12h,随炉冷却至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20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