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击吸收粘合剂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43724.1 | 申请日: | 200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7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野口知功;日野敦司;西田干司;北田和生;天野贵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J7/02 | 分类号: | C09J7/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 吸收 粘合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在35U.S.C.第119部分下,本申请要求在2006年8月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6-211662的优先权,该日本专利申请No.2006-211662通过引用结合在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击吸收粘合剂板以及制备该冲击吸收粘合剂板的方法。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被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比如液晶显示装置的冲击吸收粘合剂板以及制备该冲击吸收粘合剂板的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必须在基于其图像形成系统的液晶板的两侧安置偏振片。被使用的偏振片各自通常通过在偏振器的两个表面上附上保护膜加以制备。此外,对于液晶板的光学补偿,可以在偏振片和液晶板的玻璃基材之间配置光学补偿膜比如延迟膜。
为了防止玻璃基材受外部冲击而破裂,公开了在玻璃基材的观察者侧上配置冲击吸收粘合剂层(参见,JP2005-173462A)。建议将冲击吸收粘合剂层配置在偏振片的观察者侧或者在偏振片和玻璃基材之间。
在移动装置比如手提电话中,通常在液晶显示器的观察者侧安置由塑料板等形成的保护层。此外,为了使液晶显示器免受外部冲击而破裂,在液晶显示器和保护层之间安置空间(空气层)。然而,存在的问题是,在保护层和空气层之间的界面以及在空气层和液晶显示器之间的界面上产生反射,从而导致观察性能变差。因此,为保证耐冲击性、改善观察性能以及降低塑料板的厚度(最终降低移动装置的厚度),采用上述的冲击吸收粘合剂层代替空气层。
同时,通常将冲击吸收粘合剂层切割成与其所应用的光学装置的大小相匹配。然而,为了在实际使用中得到充足的耐冲击性,冲击吸收粘合剂层的厚度典型地为几百微米。因此,存在的问题在于,切断表面可能在切割过程中变形,从而对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性质产生不利影响。同时,需要高成品率的切割。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显示性质不产生不利影响并且具有优异的成品率的冲击吸收粘合剂板,以及制备该冲击吸收粘合剂板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冲击吸收粘合剂板包含含有冲击吸收层的冲击吸收粘合剂层。冲击吸收粘合剂层的侧表面为锥形表面;并且该锥形表面的锥角为65°以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的冲击吸收粘合剂板包含基材;以及各自含有冲击吸收层并且被并列设置在基材一侧的多个冲击吸收粘合剂片。所述冲击吸收粘合剂片中的每一个的侧表面都为锥形表面;并且该锥形表面的锥角为65°以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将多个冲击吸收粘合剂片以规定的间隔并列设置在基材的一侧;并且相邻冲击吸收粘合剂片的侧表面下端之间的距离为30μm以上。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冲击吸收层的厚度为100至1,000μm。
在本发明的再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冲击吸收层在20℃的动态储能模量G′为1×107Pa以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备冲击吸收粘合剂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激光辐照到含有冲击吸收层的冲击吸收粘合剂层,以进行切割。冲击吸收粘合剂层的切断表面为锥形表面;并且锥形表面的锥角为65°以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冲击吸收粘合剂层的切断表面之间的距离为30μm以上。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激光至少包括具有400nm以下和/或1.5μm以上之波长的光。
在本发明的再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激光为CO2激光器。
在本发明的再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制备冲击吸收粘合剂板的方法包括:将基材和各自含有冲击吸收层的多个冲击吸收粘合剂片并列设置在基材的一侧。
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对显示性能不产生不利影响并且具有优异成品率的冲击吸收粘合剂板。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A至1C各自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的冲击吸收粘合剂板的示意性截面图;以及
图2A和2B各自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的冲击吸收粘合剂板的示意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案。
A.整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37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变换装置
- 下一篇:长余辉高效节能双层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