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毂铸造方法及其铸造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6978.9 | 申请日: | 2007-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0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周立成;王贺;李建;何栓;刘小水;宁俊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8 | 分类号: | B22C9/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抗美 |
地址: | 5180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毂 铸造 方法 及其 模具 | ||
1、一种轮毂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步骤1:将上砂箱与上模型装配在一起,且在两者之间留有一供射砂的间隙,且在该间隙的上端形成有射砂通道;将下砂箱与下模型装配在一起,且在两者之间留有一供射砂的间隙,且在该间隙的上端形成有射砂通道;
步骤2:分别向上砂箱和上模型之间供射砂的间隙和下砂箱与下模型之间供射砂的间隙射砂,使砂填满整个供射砂的间隙,紧实的覆盖在上、下砂箱上;
步骤3:待砂硬化后,在上、下砂箱上形成一定厚度的覆砂层,然后去除上、下模型;
步骤4:将砂芯以及带有覆砂层的上、下砂箱装配在一起;以及
步骤5:浇注金属液,冷却后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所射的砂是树脂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覆砂层的厚度为4mm-1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毂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砂层的厚度为8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上砂箱与上模型配合在上端形成一定宽度的环形射砂通道;下砂箱与下模型配合在上端形成一定宽度的环形射砂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上砂箱与上模型之间射砂通道的上端形成多个一定直径的各自独立的射砂孔;下砂箱与下模型射砂通道的上端形成多个一定直径的各自独立的射砂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之前进一步增加一步骤:擦拭上、下模型和上、下砂箱,并刷好脱模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模型和上、下砂箱的材质为金属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在该上、下砂箱装配在一起后,进一步通过一箱卡来锁紧上、下模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砂芯用树脂砂制成,该砂芯外表面和轮毂内表面轮廓匹配,砂芯内设有直浇道,浇口窝和内浇道。
11、一种轮毂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毂铸造模具包括:
一金属砂箱,该金属砂箱内表面射砂形成有一层树脂砂层,该树脂砂层的内轮廓匹配轮毂外表面;该金属砂箱包括上、下砂箱,所述两砂箱的分开面为依照轮毂直径最大处;以及
一砂芯,该砂芯为树脂砂砂芯,砂芯外表面和轮毂内表面轮廓匹配,砂芯内设有直浇道、浇口窝和内浇道;该砂芯设在上、下砂箱内,该上、下砂箱内覆的树脂砂层以及该砂芯之间有一空间,该空间匹配轮毂大小并与该内浇道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轮毂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砂层的厚度为4-15mm。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轮毂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砂层的厚度为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697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