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54685.5 | 申请日: | 200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9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戴权;沈菊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H01M4/48;H01M4/04;C01B25/45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凤桐;董占敏 |
地址: | 51811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正极 活性 物质 磷酸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二价铁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锂源化合物和碳源添加剂进行混合,将得到的混合物在保护气氛下进行第一次烧结,将第一次烧结的产物进行球磨,然后烘干,再进行第二次烧结,得到磷酸铁锂,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一次烧结之后,在氧化气氛下,将所述混合物在60-250℃的温度下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加热的条件包括加热的温度为60-250℃,加热的时间为1-10小时,所述氧化气氛中,氧气的含量为至少21体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加热的条件包括加热的温度为80-180℃,加热的时间为2-8小时,所述氧化气氛中,氧气的含量为至少21体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锂源化合物、二价铁源化合物和磷源化合物的用量使Li∶Fe∶P的摩尔比为1-1.05∶1∶1,所述碳源添加剂和二价铁源化合物的用量使Fe∶碳源添加剂中的C的摩尔比为1∶0.5-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锂源化合物选自Li2CO3、LiOH、Li2C2O4、CH3COOLi、LiH2PO4和Li3PO4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磷源化合物选自NH4H2PO4、(NH4)2HPO4、LiH2PO4、Li3PO4和(NH4)3PO4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碳源添加剂选自苯萘菲三元共聚物、苯菲二元共聚物、苯蒽二元共聚物、聚对苯、可溶性淀粉、聚乙烯醇、蔗糖、葡萄糖、尿素、酚醛树脂、糠醛树脂、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炭黑和中间相碳小球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二价铁源化合物选自草酸亚铁、乙酸亚铁、氯化亚铁和硫酸亚铁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次烧结的温度为300-600℃,第一次烧结的时间为3-12小时;所述第二次烧结的温度为700-900℃,第二次烧结的时间为5-20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次烧结的温度为350-550℃,第一次烧结的时间为4-8小时;所述第二次烧结的温度为750-850℃,第二次烧结的时间为8-15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二价铁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锂源化合物和碳源添加剂进行混合的方法为将二价铁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锂源化合物和碳源添加剂进行球磨,然后干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二价铁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锂源化合物和碳源添加剂进行混合的同时,还加入金属M的化合物;所述金属M的化合物选自Mg、Cr、Ca和Zr的氧化物、氢氧化物、氯化物、硝酸盐、碳酸盐、硫酸盐和有机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二价铁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锂源化合物和金属M的化合物的用量使Li∶M∶Fe∶P的摩尔比为1-1.05∶x∶1-x∶1,式中,0<x≤0.3,所述碳源添加剂和二价铁源化合物的用量使Fe∶碳源添加剂中的C的摩尔比为1∶0.5-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468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 下一篇:大颗粒磷酸铁锂的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