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蛸人工育苗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6050.9 | 申请日: | 200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7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常抗美;吴常文;吕振明;徐梅英;迟长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浙江东海海洋研究院;浙江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23K1/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6004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育苗 方法 | ||
1.一种真蛸的人工育苗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亲本强化培养:选择真蛸亲本,放入育苗池中进行强化培养15~30天;
B、产卵孵化:将上述经过强化培养后的真蛸亲本确认性腺成熟后,移入产卵池中产卵,在池中放入附卵器,并投喂饲料,日换水量100%~300%,保持池中水温为20~26℃,盐度30~40;待真蛸亲本自然产卵后,收集受精卵进行孵化;
C、幼体培育:将孵化后的真蛸幼体放入到培育池中进行培育,其中幼体培育的条件为:水温24-26℃,盐度30~40,日换水量30%~100%,日池底吸污1~2次,光照强度为500LX~1000LX,饵料为轮虫、卤虫、挠足类中的一种或多种;幼体经过培育30~45天后变态为真蛸稚体;
D、稚体培育:将上述的真蛸稚体放入室内吊挂有隐蔽物的水池中进行培育,其中稚体培育的条件为:水温22-26℃,盐度30~40,日换水量100%~200%;光照强度为500LX~1000LX,饵料为挠足类、糠虾、毛虾、鱼糜、小鱼虾中一种或多种;待稚体密度达到300~1000只/m3进行分池培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蛸的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亲本强化培养条件为:保持水温20~28℃,盐度30~40,日换水量100%~300%,饵料为鲜活虾蟹,其中每日投喂量占真蛸亲本体重的8%~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蛸的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的附卵器为直径为10~30cm的黑色塑料管,所述的饲料为鲜活虾蟹,其中每日投喂量占真蛸亲本体重的8%~1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真蛸的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的孵化过程为:将附有受精卵的附卵器放入到水族箱内,采用流水、微充气孵化;其中所述的流水量为50%~150%。
5.根据权利要求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蛸的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每日投喂轮虫的密度为4~6个/ml,卤虫的密度为3~5个/ml,挠足类的密度为1~2个/ml。
6.根据权利要求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蛸的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的隐蔽物为贝壳、网片中的一种或两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真蛸的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每日投喂挠足类的密度为2~3个/ml,其中糠虾、毛虾、鱼糜、小鱼虾每日投喂量占真蛸稚体体重的50%~100%;所述的鱼糜要进行训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浙江东海海洋研究院;浙江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洋学院;浙江东海海洋研究院;浙江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605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