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韧皮、砂质海参的涨发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7080.1 | 申请日: | 200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7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共国;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共国 |
主分类号: | A23L1/333 | 分类号: | A23L1/333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良江 |
地址: | 3151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参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产品的加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需要除砂、脱棘皮的光参涨发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海参属于棘皮动物,有刺参和光参之分,光参的棘皮大多韧而粗糙,且附有较多的沙质,不但影响海参的涨发,食用时还刺舌,致使其商品价值低下。如一种茄参,俗称海茄子、海地瓜、铁皮参等,表皮厚而粗糙,砂质多,是价格价格便宜的低档次海参。目前,这种韧皮、砂质海参涨发加工先要用传统的“火发”工艺,即对干品进行烧皮、碳化后刮净砂质表皮,发制时有不易操作、碳化不均匀以及蛋白质被烧后产生硫化氢不良气体污染空气环境等缺点。由于这种发制工艺不适宜工厂化加工生产,阻碍了对这类韧皮、砂质低档次海参的开发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绿色环保的韧皮、砂质海参涨发加工方法,涨发出浅琥珀色、晶莹剔透、质地有弹性的海参产品。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韧皮、砂质海参的涨发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一)新鲜或解冻海参去内脏清洗后加水煮沸,中、小火煮0.5~1小时;(二)海参经过反复的盐渍、搓砂,直至除去黄色砂质,参体变软,颜色变成暗棕红色;(三)盐渍海参加水文火烤0.5小时,沥干水滴后拌入草木灰晒干,得到海参干品;(四)海参干品或盐渍品增白处理;(五)用增重剂增重;(六)用水涨发得韧皮、砂质海参成品。
经上述方法可得到发制均匀、涨发率6~7倍、晶莹剔透的海参涨发产品,4℃条件下保质期为1周。
上述方法中,新鲜或解冻海参清洗时要去内脏,把海参的筋(体壁内的5条腺管)剪断成品2-3段,也可以把海参的筋直接取出来,与海参肉一起涨发,注意不要划破参体的内表皮。
上述加工方法中,本发明发现了用食盐对韧皮、砂质海参的反复盐渍、搓擦,搓去韧皮和砂质的效果好。上述海参盐渍,煮好后要趁热盐渍处理,这样除砂效果好。盐渍除砂皮时,每次盐渍结束均有一部分的砂质脱落被搓掉,但很少在1次内被除尽。要达到除砂彻底,一般需经过2-3次反复的盐渍、搓砂,才能把所有的海参去砂完毕。不同参体也存在差异,故每次盐渍结束后可把除砂皮完成的挑出来进行工艺的下一步。随着盐渍次数增加,参体表面的砂质面积越来越小,直至剩下表皮凹陷处、盐渍不到的角落处有一些砂;随着表皮砂质的除去,参体表面厚皮的面积也越来越小;参体的颜色从以黄色砂质为主,逐渐变为暗棕红色。
上述海参干品或盐渍品的增白可用常用处理方法,也可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处理方法,其处理程度,一是要看参体颜色从黑褐色向暗棕红色、白色转变,一般增白至由暗棕红色向白色转变时即可;二是要摸参体有没有完全浸软,如还有个别硬芯,则会影响涨发。
上述海参的增重(碱发)可用常用的处理方法,也可用本发明实施全中所述的处理方法,其处理程度要适当好处,涨发不充分,不但参体硬、产量低,食用品质也不好;涨发过头,参体糜烂,外观品质下降。参体大小不同,涨发所需的条件与时间也不相同。因此,涨发前可以对不同大小的海参进行分组分批,同一批涨发的也可以通过经常观察,把已经涨发好的海参随时挑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克服了传统方法需要逐个“火发”所带来的麻烦,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适合于低档次韧皮、砂质海参涨发加工的工厂化生产。
2、盐渍除砂皮制得的海参产品食用安全性好,避免了传统“火发”海参蛋白质被烧焦、产生硫化氢不良气体污染空气环境等缺点。
3、得到的海参呈浅琥珀色、弹性好,质量优异。
该方法特别适合于沿海盛产低档次光参地区的加工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共国,未经李共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70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藻藕粉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翻转臂上的油缸的油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