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吡嗪类配体铱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8061.0 | 申请日: | 200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1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林;王传红;吴秋华;宋溪明;胡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华 |
地址: | 110036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吡嗪类配体铱 配合 及其 合成 方法 | ||
1.一种吡嗪类配体铱配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下:
其中,-R为-H或-CH3;-X为-H或-F。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吡嗪类配体铱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合成步骤如下:
a)吡嗪类配体溶于乙二醇中,通N2 30min;
b)向上述溶液中加入水合三氯化铱,微波辅助加热4~5min;
c)混合液室温冷却,抽滤,滤渣先后用水、无水乙醇洗涤;
d)薄层色谱法,以硅胶为固定相、三氯甲烷为淋洗液提纯粗产品;
e)在40℃下真空干燥,得目标产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吡嗪类配体铱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物料的配比是:
吡嗪类配体与水合三氯化铱的摩尔比为50~100∶1;
1mmol吡嗪类配体加入乙二醇的体积为1~3m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吡嗪类配体铱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辅助加热,温度为75~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大学,未经辽宁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806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树枝状主体材料及该化合物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下一篇:杂三氮苯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