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肿瘤靶向碳纳米管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8315.9 | 申请日: | 200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3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邹汉法;李瑞宾;吴仁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47/48 | 分类号: | A61K47/48;A61K47/42;A61K47/0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 驰;周秀梅 |
地址: | 116023***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肿瘤 靶向 纳米 药物 载体 及其 制备 | ||
1.一种肿瘤靶向碳纳米管药物载体,其特征在于:在氧化碳纳米管上共价键合有藻红蛋白标记的P-糖蛋白抗体,其可作为小分子药物的运输载体,此载体通过吸附作用装载小分子药物;
所述小分子药物是指100<分子量<10000的药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药物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药物是指100<分子量<10000的蒽醌类抗癌药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药物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碳纳米管为直径1-100nm的单壁或多壁碳纳米管,长度为50-500nm。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将氧化碳纳米管溶解在PH=6.0-7.4的10-100mM 2-(N-吗啉基)乙磺酸缓冲液中,氧化碳纳米管与缓冲液的比例为1mg∶1-50ml;
2)向步骤1)体系中加入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与氧化碳纳米管的重量比为5-10∶1,在快速搅动下加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与氧化碳纳米管的重量比为1-2∶1,室温反应0.5-2小时;
3)将步骤2)反应后的混合物用0.3-0.5um的膜过滤,收集固体,并用0.1-1M的氯化钠溶液洗涤,洗涤后将其重新用PH=6.0-7.4的10-100mM2-(N-吗啉基)乙磺酸缓冲液溶解,缓冲液与氧化碳纳米管的比例为1-50ml∶1mg;
4)在90-250rpm下,向步骤3)的缓冲体系中加入藻红蛋白标记的P-蛋白抗体Anti-P-gp-PE,Anti-P-gp-PE与氧化碳纳米管的重量比为0.05-2∶1,避光反应2-24h;
5)将步骤4)的反应产物过滤,并用0.1-1M的NaCl溶液洗涤后,将产物溶解在PH=6.0-7.4的10-100mM PBS缓冲液中,2-8℃避光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831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