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焦化汽油与焦化煤油混合加氢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58365.7 | 申请日: | 200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4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王震;戴宝华;方向晨;关明华;胡江青;刘继华;李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7/02 | 分类号: | C10G7/02;C10G45/00 |
代理公司: | 抚顺宏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 微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化 汽油 煤油 混合 加氢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加工工艺与加氢处理工艺联合工艺技术。具体地说,是将延 迟焦化工艺与加氢处理工艺联合的工艺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炼油厂加工的原油重质化、劣质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而随着社会经 济的发展,对轻质馏分油特别是清洁轻质馏分油的需求量逐步增加,需要将劣 质、重质原料转化为清洁轻质馏分油产品。延迟焦化是实现劣质重油、渣油轻 质化的重要手段,在各炼油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延迟焦化装置生产的产品,通常是在分馏系统切割为焦化汽油、焦化柴油 和焦化蜡油,汽油与柴油的切割点一般为180℃左右。其中的焦化汽油馏分主 要有以下三种处理方式:直接作为催化重整预加氢装置的调和进料;经加氢处 理后作为催化重整预加氢装置的调和进料;经加氢处理后作为蒸汽裂解制乙烯 的原料出厂。焦化柴油部分,由于硫、氮含量高,安定性差,必须经过加氢处 理才能作为柴油调和组分出厂。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大乙烯项目建设越来越多,对石脑油的需求量越来 越大;同时随着民用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航空煤油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上述情况造成了石脑油和航空煤油的价格提高很多,相对而言柴油的价格则较 低。因此,炼油企业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生产石脑油和航空煤油,是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方式。
现有的焦化馏分油加氢处理一般采用分别加氢的方法,包括焦化汽油加 氢、焦化柴油加氢和焦化蜡油加氢。焦化产品分别加氢可以按原料及产品性质 要求灵活调整工艺,具有操作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但需要多套加氢处理装置。
专利CN02109671.6介绍了一种方法,将延迟焦化装置生产的焦化重汽油、 焦化柴油、焦化蜡油进行全馏分加氢,加氢后的石脑油和柴油直接出厂,加氢 蜡油作为流化催化裂化或加氢裂化装置的调和进料。该方法的优点是将延迟焦 化装置的产品进行全馏分加氢,装置套数少;缺点是装置操作压力高、空速低、 装置建设投资及操作费用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焦化工艺与加氢处理工艺相结合的 联合工艺过程,将焦化汽油与焦化煤油混合加氢,最大限度的生产石脑油和航 空煤油,可显著地提高炼油企业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提供的焦化汽油与焦化煤油混合加氢工艺包括以下内容:
1、调整延迟焦化装置分馏系统的操作条件,按照适宜的终馏点(230~300 ℃),切割出焦化汽油和焦化煤油的混合油。二者不进行分离,直接进入专门 的加氢装置进行加氢处理,剩余的焦化柴油和焦化蜡油用常规加氢方式处理。
2、焦化汽油与焦化煤油混合加氢装置操作条件:
操作压力:3.0~8.0MPa;
反应器入口温度:200~330℃,平均反应温度:230~360℃;
体积空速:1.5~5.0h-1;
氢油体积比:100~1500,优选200~600。
3、采用常规加氢精制催化剂,达到石脑油和航空煤油的产品质量要求; 也可采用深度加氢精制催化剂,进一步降低油品中的烯烃、芳烃含量,改善油 品性质。
4、加氢装置的分馏系统采用双塔分馏流程,油品在汽提塔进行全馏分汽 提,然后在分馏塔内进行分馏,从分馏塔侧线得到汽油馏分,从分馏塔塔底得 到煤油馏分。
5、加氢汽油作为优质石脑油出厂,加氢煤油作为航空煤油出厂。对于地 处北方的炼油厂,加氢煤油也可以作为-20#、-35#低凝柴油的调和组分,或从 分馏塔的侧线直接抽出低凝柴油出厂。
6、根据市场上油品价格的变动情况,采用灵活的生产方式。在满足产品 质量的前提下,分馏塔采用适宜的切割点(120~230℃),灵活调节加氢石脑油和 加氢煤油的产量。
本发明有以下几项优点:
1、最大限度的利用延迟焦化装置提供的原料油,生产质量好、价格高的 产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装置操作压力低,空速高,装置投资少。对于延迟焦化装置只需调整 分馏系统的操作条件,可以方便地实现本发明方案。
3、可利用闲置的柴油加氢装置,装置改动小。
4、采用灵活的方式生产出不同类型、不同产量的加氢产品,有利于保持 全厂汽油、煤油、柴油的总量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83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影像输出装置、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单一实例存储池的复制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