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气囊布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61305.0 | 申请日: | 200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6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林一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兴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00 | 分类号: | B29C65/00;B60R21/23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气囊 | ||
1、一种安全气囊布,其是将塑胶料依序经过TPU薄膜、气囊袋外型裁切、高周波加工等工艺,而可完成实品安全气囊袋的成型,其特征在于,其中:
塑胶料是倒入平膜压出机内,以往四方扩大形成TPU薄膜,其主要是先形成有热可塑性弹性膜后,再接着形成有非弹性膜,且该热可塑性弹性膜与非弹性膜是相粘合,以形成为一气囊布;
气囊袋外型裁切,是将得到的气囊布以斩刀机裁切成所需的气囊袋外型、大小,且其中一部份的气囊布上是再裁切有充气器孔;
高周波加工,是取一裁切后的气囊布与一具充气器孔的气囊布对合并相叠,再放置于高周波机台的模具上,使其能利用高周波机台的热压熔合,而在二气囊布的周缘上形成有热熔线,以将二气囊布熔接在一起,同时将完成安全气囊袋的成型,让该安全气囊袋能配合方向盘盖板、一些相关的铁件以及充气器组装成一个安全气囊系统,并装设在汽车上,而与传感器相接,如此,就能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击发安全气囊系统以维护乘员的安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布,其特征在于,其中,塑胶料是倒入双轴平膜压出机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布,其特征在于,其中,塑胶料是倒入单轴平膜压出机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布,其特征在于,其中,热可塑性弹性膜为热可塑性聚胺基甲酸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布,其特征在于,其中,非弹性膜为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二醇类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二丁酯、聚醯胺、聚碳酸脂、聚苯乙烯、液晶高分子、聚乙烯醇缩丁醛及聚氯乙烯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布,其特征在于,其中,热可塑性弹性膜与非弹性膜之间是利用一粘着层而相粘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气囊布,其特征在于,其中,粘着层为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聚胺基甲酸酯、聚醯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乙烯-压克力酸共聚物、乙烯-压克力酸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硅胶、橡胶及离子聚合物树脂、乙烯酸聚合物树脂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气囊布,其特征在于,其中,粘着层是在摄氏200℃以下进行热可塑性弹性膜与非弹性膜的粘合动作。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气囊布,其特征在于,其中,热可塑性弹性膜与非弹性膜粘合的步骤细分为,将热可塑性弹性膜或非弹性膜的一表面执行电晕处理,以增加表面附着力,接着,在热可塑性弹性膜或非弹性膜的已电晕处理的表面上,涂附一粘着层,最后,通过粘着层即能将热可塑性弹性膜与非弹性膜粘合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布,其特征在于,其中,安全气囊袋上是使用有silicone离型剂或氟素离型剂,以使安全气囊袋爆破后能顺利展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布,其特征在于,其中,气囊布一般是裁切成圆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布,其特征在于,其中,气囊布亦能裁切成不同形状,并相热压熔合,进而可固定于车顶侧边,以形成为一窗帘式安全气囊的形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兴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全兴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13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