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豆蛋白肉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64511.7 | 申请日: | 200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6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帅益武;王祖锋;朱镇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小王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0 | 分类号: | A23L1/20;A23C20/02;A23J3/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13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豆蛋白 及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深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豆蛋白肉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大豆蛋白肉(TSP)属高蛋白、低热量、低脂肪的营养食品,对于调整膳食结构,提高人们健康水平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能避免食用肉食带来的“高脂饮食影响听力”、“饲养激素和抗生素的转移吸收”、“肉毒素吸收”、“饱和脂肪或胆固醇引起肥胖”等各种副作用。尤其适合于患有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食用,有明显的食疗作用。
现今的大豆蛋白一般通过如下工艺制备:
1.将粉碎后的大豆蛋白粉与谷朊粉混合均匀,挤压制得胚料
2.将胚料放入配有调味料、防腐剂、水的浆液中煮制或腌制或炒制上味
3.将腌制好的胚料烘干制得大豆蛋白肉。
该工艺制备大豆蛋白肉形状不很规则,肉感不强,产品表面和内部味道不均匀,蛋白纤维组织与真正的肉纤维区别较大,而且产品表面比较油腻、粘稠,食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口感好、外形规则、口味均匀、品质高的大豆蛋白肉及其生产工艺。
一种大豆蛋白肉,其原料重量组成为:
大豆蛋白粉 22%~50%
谷阮粉 1.3%~12%
淀粉 1.73%~30%
调味料 适量
防腐剂 适量
水 余量。
调味原料为调味剂、食用香精、油酯、黄酒中的一种或多种。
调味剂包括食盐、蔗糖、葡萄糖、香辛料、肉味粉、味精等呈味剂。
香辛料包括五香粉、咖哩粉、辣椒粉、沙嗲粉、姜粉、胡椒粉、花椒粉、大蒜粉、葱粉、辣根粉、月桂粉、肉桂粉、丁香粉、众香子粉、茴香粉、姬茴香粉、百里香粉、胡椒粉粉、甘草粉、芝士粉、陈皮粉、肉豆蔻粉等。
肉味粉包括牛肉、猪肉、羊肉等兽肉味、和鸡肉、鸭肉等禽肉味、鱼肉、虾肉等海鲜肉味。
一种大豆蛋白肉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总重量22%~50%的大豆蛋白粉和1.3%~12%的谷朊粉混合,加入水搅拌均匀,挤压制得胚料;
水适量添加,经过挤压作用,能使大豆蛋白粉和谷朊粉的蛋白组织结构,较有序排列和结合,并粘结成大豆蛋白肉胚料。
其中挤压的温度为120~210℃
(2)将胚料用水浸泡,拉丝拆丝后加入调味料,炒制入味;
挤压制得胚料后,将胚料用水浸泡30~200min,在室温下即可,为了加快胚料的软化速度,也可适当提高水温。
胚料拉丝拆丝就是将胚料分解成丝状,为了使胚料入味充分。
拉丝拆丝后胚料最好是进行脱水处理,能够使制得大豆蛋白肉品质更高。
加入的调味料种类和数量应根据所制备的大豆蛋白肉的口味而定。
拉丝拆丝后最好加入淀粉和适量水,淀粉添加量为原料总重量的0.07%~13%。加入适量水容易使调味料融解,不但易于拌匀,也有利于在炒制过程中为胚料更快地吸收上味。
为了加强防腐效果,还可以加入适量防腐剂,如山梨酸钾、双乙酸钠等,山梨酸钾为颗粒状,可溶于水中。
炒制的温度为50℃~200℃,炒制时间为25~180min。
(3)将原料总重量1.73%~17%的淀粉、调味料和防腐剂加入炒制后的胚料中,搅拌均匀后挤压成型,制得大豆蛋白肉。
调味料的添加数量和种类应根据所制备的大豆蛋白肉的口味而定。
防腐剂为双乙酸钠,防腐剂的添加总量应符合国家关于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1996)。
挤压温度为20~100℃。
制得的大豆蛋白肉需冷却、干燥,最后包装才能出售。
本发明提供的大豆蛋白肉及其生产工艺,大豆蛋白肉胚料通过分解成丝状,使得蛋白肉产品类肉的纤维感更明显;胚料炒制入味,再经过二次挤压,可以使调味原料分布更均匀,使产品的表面和内部口味无明显区别,并且使产品的外形更规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大豆蛋白肉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1)取粉碎后的大豆蛋白粉4公斤、谷朊粉1公斤和水1.25公斤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将混合后的物料送入挤压成型机,在210℃下挤压成型制得胚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小王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小王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45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向认证方法、系统及网络终端
- 下一篇:一种终端下载媒体资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