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一封装装置的接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67017.6 | 申请日: | 200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9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林鸿村;陈煜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88 | 分类号: | H01L23/488;H01L23/13;H01L23/36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亮 |
地址: | 台湾省新竹县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封装 装置 接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一封装装置的接合结构;特别涉及一种于基板与芯片间,提供均匀的实质间距的接合结构。
背景技术
先进半导体封装技术已越来越普遍,例如mini-BGA(ball-grid array)技术、FBGA(fine pitch BGA)技术等等。此类封装技术,将一半导体芯片藉由一接合层与一基板,或称导线架(leadframe),进行粘合。随着封装的趋势逐渐朝向薄型封装发展,芯片的厚度也日趋薄型化。在薄型封装过程中,有时芯片在接合至基板时,过度挤压接合层,导致接合层的液态材料越过芯片侧壁,而粘附于一非预期的区域,例如不与接合层接触的芯片另一表面,此即所谓的爬胶现象。
由于不与接合层接触的芯片另一表面,可能具有一导线结构,以与基板或外部元件电性连结,因此当爬胶现象产生时,若接合层具有导电性,则可能会破坏上述电性连结架构,产生短路或者阻抗干扰等等不良效果。因此除非使用非导电胶作为接合层的材料,否则上述现象即成为封装工艺的严重缺失。以下进一步说明。
图1例示一已知封装装置1,其包含一基板11、一芯片12、一接合层13及一导线结构14,其中接合层13因为爬胶现象,而与导线结构14连结。因此当接合层13由导电胶所制成时,爬胶现象会破坏导线结构14的电性连结,产生短路或者阻抗干扰等等不良效果。
为改善上述不良效果,有些已知技术采用非导电胶作为接合层13的材料,然而非导电胶的散热能力逊于导电胶,因此容易导致封装装置于运作时过热的问题。
有鉴于此,在半导体结构中,提供一用于一封装装置的接合结构,以改善爬胶现象,同时又能具有良好散热能力,乃为此一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一封装装置的接合结构,该封装装置包含一芯片及一基板,该接合结构包含一接合层及一凸起结构。藉由该凸起结构,使该芯片与该基板之间,定义出一实质间距。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揭露一种用于上述接合结构的凸起结构,藉由于该基板上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多个个凸块,使该芯片与该基板接合时,基本上接触到该多个个凸块的顶端,而与该基板保持一实质间距。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一封装装置的接合结构,该封装装置包含一芯片及一基板,该基板具有一穿孔区域,该接合结构不形成于该穿孔区域内,该接合结构包含一接合层及一凸起结构。藉由该凸起结构,使该芯片与该基板之间,定义出一实质间距。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揭露一种用于上述接合结构的凸起结构,藉由于该基板上,该穿孔区域以外,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多个个凸块,使该芯片与该基板接合时,基本上接触到该多个个凸块的顶端,而与该基板保持一实质间距。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以较佳实施例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封装装置示意图;
图2为应用本发明的封装装置实施例示意图;
图3a为应用本发明的另一封装装置实施例示意图;
图3b为图3a所示的封装装置的基板的上视示意图;以及
图4为本发明的接合结构的凸起结构实施例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封装装置 11:基板
12:芯片 13:接合层
14:导线结构 2:封装装置
21:基板 22:芯片
23:接合结构 24:导线结构
211:第一区域 212:第二区域
231:凸起结构 232:接合层
231a、231b、231c:凸块 3:封装装置
31:基板 32:芯片
33:接合结构 34:导线结构
311:第一区域 312:第二区域
313:穿孔区域 331:凸起结构
332:接合层 331a、331b、331c:凸块
41:基板 411:第一区域
401、402、403:凹陷 431:凸起结构
431a、431b、431c: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70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薄膜太阳电池组件
- 下一篇:高液压环境下的双轴径向引伸计